让每个学生在绿茵场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2011年2月28日 09:39 作者:朱惠萍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竞技体育思想影响,学校运动会照搬奥运会模式,成为少数体育尖子参与,为运动队选拔苗子的纯体育竞技比赛。正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说:“现在不少学校都是按照奥运会、全运会的项目设置举办校运会,这样肯定不行,因为学校就这些学生,大到两千人,少则几百人,学生都知道,今年长跑第一名是谁,跳高第一名是谁,跳远第一名是谁,反正已排好了,名次早就定了,没什么好看的,反正就是他们几人,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如去图书馆复习功课去。”
学校运动会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水平的反映,是检验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队训练质量的一个大舞台。而离开了全体同学的参与,只能是少数体育特长生的小舞台。我们必须改变学校运动会这种现状,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校运动会,体验“重在参与”的体育精髓,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让学校运动会成为全体学生表演的舞台。
一 增加录取名次与记分的面,使每个运动员都有目标、都有成功的机会 法学论文发表
许多学生反映,现在的学校运动会已成为体育尖子生的专利,光荣和荣誉只属于极少数人。学校运动会单项一般取前6名,按6、5、4、3、2、1记分,所以拿名次、得分的只能是少数,大部分选手只能成为陪衬。由此可见,采用体育比赛传统的录取和记分方法,使大部分学生运动员失去比赛的进取心和成功愉悦的体验,学校运动会渐渐远离了它的初衷,难以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共同竞争、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校教育毕竟以激励为主,只要选手们参与了、努力了、拼搏了,即使无缘前6名,同样值得尊敬,应该给予肯定和奖励。鲁迅先生说过:“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比赛第一名只有一个,学校的运动场上没有失败者,应该给那些不断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选手以掌声的同时,通过合理修改规程,让他们能为班集体取得分数、作出贡献。笔者认为,可制定以下特殊规程:各单项全部录取名次,前八名按15、13、12、11、10、9、8、7记分,9~16名得4分,17~24名得2分,完成比赛得1分。
实施这项录取名次与记分办法后,会出现下列可喜的变化:
首先,各班充分利用规则,每位运动员都报足两个项目。而以往,一些无缘得分的运动员,往往只报一个“简单”项目,比赛时敷衍了事地投一投,跳一跳,跑一跑(因为我们规定,每班参赛人数为10人,否则扣团体总分),他们参加比赛纯粹是为了应付,不被扣分。
其次,各单项争夺空前激烈。几乎每个项目各班都有规则规定的三位运动员,各单项都有三四十人参加争夺,第一集团:更高、更快、更强(争金夺银);第二集团:争进前十六(得4分);第三集团:不甘落后(得2分);第四集团:坚持到最后(得1分)。
二 改革项目设置,增加参与性强、趣味性高的集体项目
校运会的比赛项目应不同于竞技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应符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有较大的参与面,因此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应有校运会的特点。我们在校运会项目的设置上去掉了一些不太适合青少年学生的项目,融入了许多趣味性集体项目,如:混合障碍接力赛、跳绳接力赛、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团体赛、拔河赛等。每个集体项目的参赛人数都在10人以上。同时规定,参加田径比赛的运动员不参加趣味性集体项目比赛,让部分缺乏运动天赋的学生也有上场表演的机会。
学生们的热情和动力被重新调动了起来,多年不见的激烈争夺的场面和自发的集体精神再次回到了赛场。无所事事的学生不见了,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参赛者团结协作,旁观者呐喊加油,一幕幕的精彩画面至今还被师生们所津津乐道。 事实证明,这样的运动会是成功的,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了,老师也开始重视班级所有学生的体能素质。比赛不再是个别尖子生的对抗,而是班级整体实力的较量。现在所有班主任都亲自带领学生课间跑,课间休息则带领学生作引体向上、跳绳、踢毽等运动。通过这些有益的锻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更高,也更积极了。平时上文化课时更有精神,注意力也更集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三 由学生做裁判 法学论文发表
随着各个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即使增加了很多集体项目,由于比赛时间和比赛场地的限制,还有部分身体素质一般的同学无法参加比赛,当然他们可以当观众,为班级服务,但有没有他们更好的表演舞台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让他们做裁判。让他们成为校运动会的组织者,选手们比赛的评判者,由学生当裁判使这部分学生有了参与、实践、体现价值的机会。
裁判工作交给学生他们能胜任吗?一开始我们也有顾虑,首先尝试着在一些田赛项目上启用学生裁判员,当然,赛前要进行必要的裁判知识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者再进行模拟的临场实践。同时给予激励机制,根据裁判培训考核的成绩、比赛过程中裁判的表现,对学生裁判员进行综合考评,并给所在班级加上相应的团体总分,让他们也能为班级作贡献,通过做裁判员体现他们的价值。通过实验,学生裁判员培训时谦虚认真,裁判时团结、协作、公正、准确,受到一致好评。运动会上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裁判员精神饱满、操作规范,虽然他们运动技能一般,但同样活跃于各个赛场,在学校运动会这个大舞台发挥他们的才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 进行全员参加的广播操会操,展示班级特色自编操
广播操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人人参与、天天必练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广播操也成了全面参与运动会年年必比的一个保留项目。在推广新的中学生广播操的同时,各班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创编各具民族特色的班级自编操在校运会上展示。有花样繁多的韵律操、“啪啦啪啦”舞、颇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操,甚至还有时下比较流行的街舞。这样,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五 建立校运会学生服务人员加分制度
校运会是大家的校运会,有人表演,同样也需要有人搭台,赛场上运动员努力拼搏,大会服务人员同样也出力流汗,为了确保校运会顺利进行,离不开裁判员、宣传、安全保卫等大会工作人员。建立校运会学生服务人员加分制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是对他们提供服务的一种肯定。当然,具体操作中,要尽量保持公正,给各年级、各班级同等的机会。
学校体育发展、改革,改革、发展,几经沉浮,迄今为止,“全民健身”“人人参与”“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已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接受,也逐渐走向成熟。改革学校运动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享受我运动、我健康的乐趣;享受我参与、我成功的快乐。让校运会成为同学们的节日,让学校运动会真正成为全体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法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