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吴欣歆教授曾在山东省职业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提出“问题流”的问题。所谓的“问题流”,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思考时间短暂的应答式小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删减整合,形成“主问题”。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出‘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主问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意义何其重大。那么,如何做到让主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处理好三个关键点。
一、呈现问题照应点
“主问题”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问题间要前后照应,形成首尾呼应、相得益彰之美。特级教师牛锡亭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点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样的问题设计对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对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气是大有裨益的。”“主问题”设计就是要让各个“主问题”串联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能呈现出问题照应点,那么问题设计才能体现出层次性和有效性,否则就是或深或浅,甚至是随意的不符合学生认知层次的问题。
在备《沁园春·长沙》时,我设计了三个“主问题”:(1)作者在什么情形下发出“谁主沉浮”的喟叹?(2)作者为何要发出如此喟叹?(3)“谁主沉浮”中的“谁”是指谁呢?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前后照应,紧紧抓住“谁主沉浮”这个词眼贯穿三个“主问题”,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整体上去理解诗歌,感受诗人的伟大胸怀和抱负。
只有心中有全局,从整体出发,教学的主线清晰明了,“主问题”才能前后照应,相映成趣。
二、衍生教学追问点
“主问题”提出后,不能仅仅追求满足一个正确答案,还要灵活地抓住学生回答过程中的“有利因素”,相机进行启发,形成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更开阔,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我在备《再别康桥》一课时发现,这首诗虽是离别之诗,却以乐景来写哀情,这是有别于第一单元其他诗歌的,于是我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请大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说说作者笔下的康桥有哪些景色,它们有什么特点?当学生解答完第二个“主问题”时,我追问道:“既然是写离别之情,为何描写美丽之景呢?”有学生回答:“是因为它们太美了,那里寄寓了作者太多的美好情愫,所以,作者才不舍得离开。”我趁机又问:“那么这样的写法叫什么艺术手法呢?”学生答道:“反衬。”最后我点拨道:“是啊,是反衬,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赠其哀乐。作者把康桥描写得越发美丽,就越能体现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我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主问题”衍生出追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他们亲近文本,从而很好地进行对话教学。
“主问题”要想衍生出追问,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寻找教学的切入点,让“主问题”形成一个磁场,在这个磁场里,学生的思维被深深地吸引住,追问方能有效。
三、激起课堂兴奋点
课堂的兴奋点是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途径。能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积极促成对话,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如吴欣歆老师在执教《项链》时,她设计了一个关于“小说主题”的主问题:在善良的社会里做一个善良的人不难,在虚荣的社会做一个刚强的、敢担当敢负责的人难上加难,那么莫泊桑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人?故事?社会?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快速进入文本,探究其原因,有学生从社会背景入手,有学生从细节分析,有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创造力被激发,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一种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从趣味的角度、启发思维的角度,提炼“主问题”,让课堂形成高潮。
当然问题的设计有主有次,但不可贪多,课堂中要留下思维的空白点,让学生有所问,有所思,若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问了,学生就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卢梭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肖家芸老师说:
“太满了,这不是教学的智慧。”所以“主问题”要比较适中,要学会留白,“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是写作上的留白艺术,“主问题”设计故意留下“漏洞”,让学生去发掘,这样整个教学主问题就会前后照应,掀起高潮,又被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张缜密的思维网,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烟台工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