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研究
2014年7月21日 17:23 作者:刘力铭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刘力铭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基金项目: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3004)。项目名称: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按照“双主体”办学要求,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中均应参与到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针对目前合作各方在办学过程中的身份不明确、利益诉求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及相应组织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框架。同时,通过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以“校企联盟”形式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
高职教育承担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1]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采用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建立行业产业支撑的人才培养育人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围绕校企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机制建设提供有益范本。
一、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内涵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办学是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创新。校企合作中的“双主体”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保证学校与企业双赢。[2]改变以往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利益不能保证的被动地位,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到企业的效益型员工的良性循环。
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主要模式,已经存在着众多的形式[3]。以基于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分类,目前有:
(一)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这种模式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比重失衡问题。
(二)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上处于主导地位,学校主要承担理论教育任务;企业主要承担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这种模式,强调了今天的就业,忽视了明天、后天的就业,不利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因此,无论是以学校为主的还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均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所以需要产生第三种模式:
(三)企业学校双主体办学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的关键是找到校企合作目标的共同点。企业为高校提供办学条件和设施,高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需求。在合作办学主体内,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两者各自发挥优势,最大程度调动双方积极性。这种合作模式中最理想的状态,即所谓的“共赢”。
三、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研究
(一)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及相应组织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框架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调整组织运行机制,从高职院校自身层面建立适应与行业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以便为校企合作开展提供内部环境支持。依托学院与广州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建的“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学院”,尝试由学院、龙头企业、广东省物联网协会等利益相关方等组建学院理事会,试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二)通过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以“校企联盟”
形式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通过建设校企联盟,缩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空期,成为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积极性的契机和切入点。探索适合“双主体办学”的学院管理制度:以“双主体”为基本原则,制订学院章程,同时探索形成一套以现代企业标准制订的学院管理制度。探索适合“双主体”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积极探索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其强调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都是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校企双主体主动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学重心转向以企业和实训基地为载体的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使教育教学管理主体具有校企多元性,学生具有工学双重性,教师具有教师、师傅、研发者等多重身份[4]。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试点对象,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块化课程体系。使项目“双主体”合作共赢理念落到实处。依托“校企联盟”,建设“双主体”实习实训基地群:利用广州远望谷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利用广东省物联网协会的协作凝聚力,形成以远望谷公司、广东省物联网协会为核心的,拥有5-10家物联网企业的稳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群,为校企合作培养物联网行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依托“远望谷学院”,构建“双主体”教育模式师资队伍的框架体系及政策机制。建立教师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形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校企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产学研结合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
结束语
总之,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应在“资金共投、过程共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一基本建设思路下进行。只有通过“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让企业与学校充分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提高企业办学积极性,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保障“双主体”办学机制运转顺畅。
参考文献:
[1]赵秋兰.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57-58.
[2]王德山,邵剑平等.构建高职“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8):35-36.
作者简介:
刘力铭,男,1977年2月出生,籍贯:湖南湘乡,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才智 /70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