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学校的教学研讨氛围还是非常好的,利用本次机会,深入课堂,深入课后教师的研讨,以正多边形和圆的教学研讨为例,将本次的研讨内容进行分析如下。
一、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即时点评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本节课内容是由其中一位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执教,课堂内容讲解详细得当,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能做到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结合。有效的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到了应有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能很好的完成本次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的教学,并设计让学生突破难点。
本节课,从前面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入,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将学生吸引到本节课教学内容中来,为接下来的知识讲解提前做好准备。
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关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为本节课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其次,从正三角形入手,回顾正三角形的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从而提出问题:那能否定义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正四边形呢?八年级学习的正方形的定义又是怎么叙述的呢?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定义正方形,提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如果是正五边形,则无法定义,那该如何定义呢?(从学生最熟悉的正三角形入手,逐步拓展到一般的正多边形,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突兀,衔接非常自然,渐渐引入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带领学生回顾图形的学习过程,从多边形到三角形到四边形到正多边形到圆,从最初的轴对称图形到中心对称图形,提出疑问,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杨的联系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若是正多边形该如何定义呢?(此时提出本节课题,充分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顺理成章的提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从而给出正多边形的定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概念的内涵)接下来主要在三个图形中研究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内容,利用常见的三个图形,正三角形的外接圆,正方形的外接圆,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研究正多边形的中心,以及正多边形的半径等概念,在图形中寻找所需要的概念,由抽象的数学知识升华为学生易懂、易看明白的形象知识,更易于学生接受。讲解与正多边形有关的知识,边心距以及弦与垂径定理。并进行了拓展延伸,进而研究三个图形中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正多边形边长有什么关系。
讲解过程,非常详细,涉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所有的知识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彼此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成为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三)课堂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及拓展
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能有所收获。拓展的题目,能够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更有学习钻研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二、课后研讨
在第二节课,参与听课的教师,都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相关点评,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为更好提高课堂效率建言献策。现将本次教研活动内容总结如下。
(一)在知识的讲解上,内容详略得当,知识点的讲解非常到位,能够融会贯通知识前后,系统了解。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每个人都提到了不同的见解,也有些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但此时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掌控学生讨论的时间,在初三现阶段的教学任务非常重的前提下,如何能进行有效的小组教学,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研究的一个问题。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的环境下,必然有一部分同学无法跟上教学的节奏,而另一部分同学却已经全部都学会了,在这样接受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不对等的情况下,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在同一节课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讨论的一个问题。
三、教师研修优势所在
根据调查和访谈,以及亲身参与,发现该校的教学研讨氛围非常浓厚,教师参与程度较高,每位老师都能参与到教学研讨中来。从研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参与程度较高
听课时,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听讲,并能记录下来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后,每位老师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包括执教教师的优缺点,对比自己的教学,从中反思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备课组长对所有人的发言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目标和明确方向。
(二)研修时间充足
每周都有两次及以上的研讨活动,在时间上能充分保证教师研修的时间以及次数,能及时解决每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研修形式多样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们的研修方式多种多样。有时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有时三两就备课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还有单位组织的一些教师专业培训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途径。
四、研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个别教师参与程度不高,提前准备不充足,导致无法在研讨的时候,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错过提升自己的良好机会。
校内研讨居多,缺乏必要的先进理论知识引领,可适当组织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研讨。邀请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引导。
应多提供教师进修的机会,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