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1年4月27日 17:26 作者:论文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更加凸显出来。江泽民以深邃的眼光,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和阐发,既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体现了我们时代精神的实践要求,把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教学论文发表
一、科技革命的推进
至今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它不仅促进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更促进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使人的全面发展走向更高境界。
第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先进科技成果普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对人的智力、体力和社会性等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人类的劳动对象和范围,丰富了人的科学知识,促进了劳动者智能的迅速提高,促进了人的脑体一体化和身心素质整体发展的全面化。
第二,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延长了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促进了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换代。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种“人一机控制系统”的形成,部分地替代了人脑和人手,减轻了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下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因此,人们的兴趣、才能、潜力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第三,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同时科技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使人类产生新的思维模式,也不断改变着人的价值观念,推动人类向现代化迈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论文发表
新的科技革命的推进,一方面对人的素质、人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德国的库钦斯基在《生产力的四次革命》中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科技革命的意义,因为个人全面发展的历史正是从科学技术革命开始的。
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科技革命的飞速前进,促进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化是指人类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上不断跨越国家与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的全面渗透和融合。当代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巨大。第一,全球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扩大了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马克思曾说过:“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获得自由的。”只有当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时,人们才能从追求生存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自由全面地发展自身。当今的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扩大了人的自由空间和发展程度。
第二,全球化克服了‘’狭隘地域”的局限,实现了各民族利用人类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全球化冲破了地域性、民族性的限制,个人不再从属于狭隘的地缘、血缘共同体,也不再束缚于职业、自身的局限,而是处于普遍的、世界性的社会关系之中,从而“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其结果提高了各民族对全球文明的生产和消费的参与,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对全球文明成果的共享。因而不仅有助于人们通过本民族的文明来设计和塑造自己,而且可以借用其他民族的文明来充实和完善自己。
第三,全球化提升了人的主体状况,促进了个性的充分发展。全球化提高了劳动莽率,扩展了人的活动和交流范围。随着主体状况的提升,个体更加自觉主动地改造和发展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人的生存的一大特点,生产、消费、生活的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和社会的一大趋势,人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世界历史”紧密相连的,“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的程度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全球化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的近现代化前赴后继。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几代领导集体更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在此进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第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基本的因素。这就要求,作为基础和主体的人,首先要具有现代化的素质,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劳动技能、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以及与新的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设现代化的,人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而我们更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论文发表
第二,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同时自由择业的增强,社会交往的扩大,都在整体上提高了人的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首先培养了人的现代心理素质,其次培养了人的现代能力素质,这些现代素质的培养,不但提高了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更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第三,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求一切工作必须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人们在物质上、政治上、精神上生活得更美好。把人作为本身的目的,追求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这正是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志。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在这个最大的政治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现代化建设的尺度。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不只发生和体现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对于作为主体和承担者的人,更是影响深刻而巨大。 教学论文发表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自主意识的确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不到重视和发挥。市场经济则赋予企业和从事劳动的人以主体地位。市场主体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这就必然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主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首先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既能把握现在,又能预测未来,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需要人的能力在空间的各个点上展开,即创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全面发展。“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人的平等概念的确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各交换方地位平等、机会平等、权力平等、公平竞争、等价交换。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下,个人社会不再祟尚出身和权力,而是崇尚知识和能力。这就不但可以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个性的发展,也可以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自己对职业的选择。劳动者为了得到较高的工资和自由发展的工作,就必须勤奋地劳动和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储备多元的、全方位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劳动职能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必然突出人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使每个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理性法则的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竞争者要获取成功,既要运用理性思维来对信息加以分析、选择和处理,又要运用理性能力来有效地选择方式、工具和对象,以使资本和劳动的组合达到合理化,并与社会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促使生产效益趋向最优化。我国是法治社会,所有个体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但使人发展丰富的能力和智力,还使人的理性法则得以确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人走向全面发展,它创造了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使人的自由个性、潜在能力由可能变为现实。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所处的宏大的时代背景,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又从多角度、在多层次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诚如列宁所说,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特点,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江泽民正是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适时地创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