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013年9月11日 16:24 作者:张华张华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二中学,云南 西双版纳 666112)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必须“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必须“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基础上进行。而这种“体验、实践”的学习方式、这种“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是这样一种应用性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突破传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阅读是基于某种目的,不断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读物提供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对读物含义进行推测和推理的过程。阅读能力即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的能力。而事实上,很多人的英语水平也是在阅读中不知不觉提高的。那究竟怎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突破传统,探索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教材每单元都有几篇阅读课文,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因此课堂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已再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传统的模式一般是:1、教生词;2、学生预读课文;3、翻译课文;4、教师详细分析课文中的句型或语法现象;5、领读齐读课文;6、做练习。很明显,要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增减目标是不能再照搬这种模式了。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一)作阅读准备
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梗概或其他相关信息,提供几个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二)进行阅读训练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分两步:第一步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二步,仔细阅读,要求学生自查字典,弄清词义,了解文章细节,划出疑难句子。
(三)检查阅读的效果
可采用这样一些方法:通过回答问题来了解学生理解文章中描叙细节的程度;通过让学生判断句子正误的练习,了解其读后的推理能力;通过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或口头复述主要情节,了解学生深层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概括应用能力。
(四)解释阅读疑难
教师可向学生解释本课学习的重点语法内容;课本中未作注释的长句、难句与有关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的内容。教师在解释疑难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同时,为了避免母语的干扰,必须尽量使用英语,注意少作理性的归纳,多举实例,少作深层分析,以学生弄懂句义即可;要严格控制讲解时间,切忌东拉西扯,一泻千里。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可分口头与笔头两种。口头如朗读课文或复述课文的一部分,笔头如改、缩、仿写某段文字。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坚持“精、易、活、趣”的原则。
二、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网络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网络。就是把课前、课堂、课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穿插,形成严密有效地教学机制。我的做法是除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做以下工作:
(一)在课前进行导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工作,尤其是如何进行预习性阅读。教师应指出具体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需要解决那些问题,怎样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
(二)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巩固并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认真评改作业,定期给学生与教材同等水平或稍高于教材水平的阅读练习,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
(三)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会话表演、朗读、朗诵比赛、阅读竞赛等,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双边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动性。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训练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地阅读方法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养成模仿规范语言的习惯;2、养成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4、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当然,要提高阅读能力,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关键还在于掌握有效地的阅读方法。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的途径主要有这样几个:
1、 教师正确教法的影响。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加上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教法的影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因此,教师在教材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教法。
2、 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阅读课教学,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渗透对其方法的培养。例如教学上“用英语讲授英语”就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学法要求,即要学会用英语理解语句、课文,用英语归纳复习方法。
3、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阅读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上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思维方法对头,学习才能对头,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的本质是交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4、 除了以上三个途径外,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如怎样应用SQ3R法(即Survey,Question,Reading,Recitation,Revision),如何进行查阅式阅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细读(Careful reading)、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推测词义、词性,寻找主题句,判断文章大意等技巧。
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立意识
即独立阅读,独立理解,独立思维,独立答题。在平时讲解有关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可让学生事先猜测它们的意思,鼓励他们大胆翻译,只要意思正确,翻译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并且,学生一旦出错,不要急于纠正,要等学生翻译完后,再请别的学生将错误的地方找出来。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阅读的能力,增强了这方面的独立意识。
五、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进行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主的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与训练;在课余开展诸如听说课、英文写作、英文打字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六、抓好两头,不放中间,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仅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而是要在个体水平增长的同时,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自身水平不平衡,这就使得教学有较大的难度。如果进度快,程度差的学生必然会“消化不良”,如果放慢进度,程度好的学生就会觉得吃不饱,而对于中间生,放慢或加快速度,则会使其处于“半饥”或“半饱”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实施适当分层。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兼顾三种不同的学生对象,有比例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内容需占整节可的绝大部分,且需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针对差生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针对优生,补充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另一方面,可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对差生和优生进行辅导。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必须借鉴他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积累心得,改进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