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特点及引导机制研究
2011年10月10日 15:00 作者:lunwwcom
摘要:对网络舆论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日益凸显的强大影响力,笔者分析当代高校共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出的特点和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从网络监督、信息公开、网络危机公关三方面入手,为构建更具操作性和更人性化、更长效性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 公共突发事件 网络舆论 引导 机制
网络已经普遍成为舆情民意表达的最重要的平台和渠道,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在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在诸如微博等新兴媒介的推动下,在大学生中,思想的互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当公共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科学有效地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引导对于维护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点
本文中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是个广义概念,指高校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为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的,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扰乱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到稳定的各类事件。按照性质可分为:公共卫生类,如非典;政治类突发事件,如非法游行;治安类,如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类,如地震;学校管理类,如对教学不满的罢课。根据近年来的典型事件可以看出,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出以下特点:
1、自由开放性。网络主体的多样性和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特点,造就了网络舆论空间的超脱,它几乎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互动性,受众和传播者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活跃。
2、迅速及时性。作为一种媒介,网络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载体,甚至成为了一些事件的加速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已经某些思潮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近期,某高校学生跳楼事件,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有现场目击学生通过手机微博将信息传播。
3、影响广泛性。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一则相关的网络信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为高校师生、社会民众和国外网民所获取,必然使该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从本校、本地区、本国家和国家之外。
4、内容多元化。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不同时期,关注相关信息的网络受众和传播者可能根据个人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发表不同的言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可能是善意的、客观的、负责任的,也可能是恶意的、鼓动的、主观的、不负责任的。同时,别有用心者还可能编造反动的、危险的、虚假的言论蛊惑学生。
从以上几个主要的特点不难看出,如何在网络上争取引导的同时又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又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二、如何实现网络舆论缓释的理论思考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舆论缓释功能:一是一时间告以实情。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要想控制公信息,无疑是不明智的。民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心态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因对自身安危和权的担忧而希望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信息。
二是解释实情。对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上必然会出现内容多样、观点多元、更新频繁的有关该事件的描述和评论,网络舆论需要即时做好解释工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消除民众的恐慌和猜测。
三是积极引导。某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发后,网络舆论必须对高校和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动进行全面的引导,发挥网络舆论即时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在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尽可能多地引导受众稳定心态,恢复高校和社会秩序,使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高效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科学化、人性化引导的机制探索
1、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我国高校目前既没有建立主动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机制,也没有形成这方面的习惯,传统的信息发布侧重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是单向性的的行为,有一定的权力色彩,对公众的反应考虑较少。因此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舆论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社会沟通的职能,又能树立形象、引导舆论、控制信息。
2.建立兼具科学和人性化的高校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体系。正确的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引导方式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基础和关键。高校必须按照国家互联网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要求,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制,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
3、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三大能力”建设。一是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二是良好的社会公关能力、三是技术上和思想上的“沟通”能力。首先,作为高校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必须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对性质、背景、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有着清醒的判断和认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签名、日志、微博等形式的网络思想动态;在事件发生后,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及时消除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公开各种举措,防止不良信息渗入;最后,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与工作相对应的网络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和学生的良好沟通。
最后,突发事件处理的好坏是管理者理念先进与否、预防是否到位、应对措施是否有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建立亦是如此,无论是硬件措施还是软件环境都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与理念、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都息息相关,而非一项条例所能够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总结反思每一次突发事件应对处理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与国家政治背景一致、与公民道德水平相符、与国家法律匹配、与学生认知和接受度为参考的科学性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