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意义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是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主要特征,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是可以变动的。简而言之,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是一项动态管控工作,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将其引入在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材料成本管理、工程设计等。一个良好、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工作的重视,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比如内部管理水平、建造技术水平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程造价动态管控方案,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促使自身良性发展。
2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有效策略2.1 多角度分析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影响因素工程造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树立全局意识,多角度分析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程和社会实际情况的有效联系,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在工程施工中,除了要多方面挖掘潜在因素与具有动态性的危险,还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问题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进度进行优化措施制定,将相关制度规定落实到实处,同时,还需充分关注施工时间,确保在规定实践内竣工,对投资成本进行控制,将数据进行记录,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工程后续工作作参考。
2.2 提高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建筑企业依旧沿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工程企业自然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所以,优化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建筑企业积极实施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但有部分企业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其对工程造价及其动态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负面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与人士应加大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重要性宣传力度,建筑工程企业应也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征与优势进行对策制定,充分发挥其对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与地位的积极作用。
2.3 建筑材料采购阶段在选择建筑工程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每种材料的价格、运用方式以及利用率的不同,导致建筑企业对每种材料的采购方式也不同。例如,建筑企业要想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就应对当前材料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包括该种材料的供求情况、该种材料价格的发展趋势以及该种材料实际应用的效率等,只有对以上因素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够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另外,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对于每种材料之间的差价要进行科学管理,避免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与方案中的材料资金预计情况有较大的差距。
2.4 对工程变更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依赖于相应的施工企业。但就现下的多数企业而言,普遍只重视整体工程完成之后的工程造价具体数值,却极少注重在前期的预算控制,致使在所有施工环节结束以后,实际的财政支出与预算方案不符,从而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过程造成了阻碍。因此,要求相关的企业以及单位对上述环节加以重视。首先,应加强控制、规范前期的预算规划。
要求相关人员详细研究以及分析工程各个环节,严格的考量以及审核相应的预算结果,最终再进行具体的财务预算规划;其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多个方案,并在其中选择最适宜的一个作为最终的预算方案;最后,应严格控制工程的竣工结算环节,为其创设完善的监管机制,避免出现估算误差。
2.5 对工程造价体系进行优化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所以建筑企业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优化工程造价体系,以此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对于工程造价体系的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应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因为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具有直接关系;其次,应加强高素质的造价人员的参与,保证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2.6 加强对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监督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以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及时发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出现违反违规问题的出现,保证工程造价工作有序进行。
3 结语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对于促使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还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除了加强对设计阶段和招投标的造价动态管控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从而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实现成本降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1] 郭华.建筑施工造价动态管理措施简述[J].四川水泥145.
[2] 黄国章.建筑施工造价动态管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3] 梁婷.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