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 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018年12月27日 16:43 作者:许春红
    摘要:音乐是听的艺术,而“节奏”则是音乐的灵魂。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音乐感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本教师在初中音乐课中从语言节奏练习、声势练习、多声部及变奏节奏练习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多方面提高学生感知、学习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节奏感;音乐课;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是听的艺术,而“节奏”则是音乐的灵魂。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中,音乐感觉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德国当代着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
    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本教师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节奏感:
    一、语言节奏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歌词,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比如湘版音乐教材《青春舞曲》,是一首由王洛宾改变的新疆民歌,节奏鲜明、富有特色。教师让学生把节奏带入歌词:运用可以加上自创的节奏朗诵,这样学生感觉非常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很新奇,也必然会很感兴趣。可以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学生在边朗诵、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二、声势练习培养节奏感。
    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能带出声响的人体动作,为声势。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可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各种节奏型可以任意组合成为多变的节奏,以培养学生节奏感。为学生自己创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积累素材。如下列五种声势组合等:
    1 2 3 4 5 6 7 8
    第一组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拍手 拍手拍手跺脚
    第二组跺脚跺脚跺脚拍手 跺脚 拍手跺脚空
    第三组跺脚拍手捻指跺脚 跺脚 拍手空 捻指
    第四组空 拍手空 拍手 跺脚 跺脚跺脚捻指
    第五组拍腿拍手捻指跺脚 空 拍手捻指跺脚
    可任意组合、变换,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
    三、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培养节奏感。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第一组跺脚:X 0 ︱ X 0 ︱
    第二组拍腿:0 X ︱0 X ︱
    第三组拍手:××× ︱××× ︱......
    四、变奏节奏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
    同一首歌曲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湘版7 年级上册中的歌曲《青春舞曲》,节奏欢快,可试用不同的节奏型为之伴奏,更加体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被感染了。
    1、X X ︱X X X ︱
    2、X XX︱X X X ︱
    3、XXXXXXXX︱X X X ︱......
    以上介绍了四种节奏练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闻乐起舞”,音乐课堂是快乐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我们要利用音乐课堂这一阵地,在愉悦的氛围中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同时,“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和掌握节奏,全面提升节奏感,培养音乐鉴赏力,进而提高音乐修养。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