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1年9月09日 16:40 作者:lunwwcom[论文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实施和完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则是加强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建设。高校体育师资建设是体育素质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协调适应等原则,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 体育师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实现育人目标现代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的战略性教育目标之一。高校体育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育教育的有力支持,高校人才培育的身体素质将出现短板,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的社会人才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而,在素质教育的有力导向下,必须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路径发展体育师资队伍。一、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透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院校的不断扩招、兼并和调整,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在此形势之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当前高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急需扩充师资力量。根据当前学界的研究,随着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等院校的体育师资却没有相应增长,因而普遍出现公共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过大的情况,甚至达到了399∶1的程度。生师比过大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加大,教学任务加重,进而威胁到体育教育本身质量的提高。此外,教育质量的问题还突出表现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硬件资源的不足上。硬件条件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体育教育资源,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必将难以进行。
其次,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有效激励制度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利益激励亟待规范。在制度激励理论中,个体是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求自我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个人利益有多种形式,其中经济利益是普遍的和基本的形式,其他的利益形式,随着个人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不同而不同。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师资的需求层次中,经济需求仍处于首位,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安全与依附需要、尊重需要。然而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有效激励却无法形成有效制度,使得各种制度发挥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无法使各种利益激励在个人身上实现整合,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组织人力资源问题中的根本挑战。
再次,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有限。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是决定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科学素质、工作质量,衡量体育教师素质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高校学生数量的剧增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来看,体育教师队伍中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居多,研究生比例低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更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数量不足。“学缘”结构单一,“近亲化”严重。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的不合理,就突出体现在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较低,属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博士群体恰恰是具有科研能力、发展科研成果的主力军,因而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不足表现明显,高等院系体育教师撰写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亟待提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高层次要求,越加需要科研能力的增长来辅助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制约必将影响体育教学理想效果的实现。二、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体育师资建设的原则探析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培育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快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建设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学校体育发展之本的观念,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这一方面意味着要促进广大体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强化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掌握和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状况和各类需求,从个体的需求层次出发,着力于满足体育教师生产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二是科学发展原则。素质教育强调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去进行教育课程的设置、教育计划的确定,这就意味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科学发展理念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具体到高等教育中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来说,科学发展原则意味着必须尊重体育师资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需要全面调查和认真研究当前我国体育师资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和反思体育师资建设中的难题和挑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理性工具和整体性思维来探索体育师资建设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步骤。
三是协调适应原则。高等教育的发展立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中,离不开各方面环境条件的支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体育师资的建设应当适应经济发展,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建造发展相适应水平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体育师资建设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将时代发展的理念和社会进步的观念融入体育师资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来;体育师资建设更应当与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其他内容紧密协调、相互配合,使得体育素质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等融入一体,使体育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高校体育师资建设的路径分析
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也必须依托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有力建设和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着诸多体育师资建设落后的现状和问题,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协调适应的原则,应当从以下途径出发,大力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育师资发展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任何一个教育目标实施的导向和指南,缺乏科学、有效、可实施的战略规划,教育目标就无法完整实现。基于素质教育的导向,体育素质教育必须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如何开展体育素质教育,设置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而体育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才能为体育素质教育奠定根基。在此认识高度上,中央和地方各级高教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体育师资建设,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体育师资建设的总体目标、分目标、资金投入、实施部门、实现步骤等内容予以明确化,使得体育师资能够得到有序建设、持续发展。
其次,大力加强体育教育的科研能力建设,提升其整体教学和科研素质。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下达文件的明确要求。根据我国当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较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当大力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这就要求各高校应逐步建立体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落实教师进修制度,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院校面向社会聘请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同时,各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办学特色,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目标,一方面积极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升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应补上科研能力较弱的短板,加大投入引进培育科研人才,积极促进研究型体育教师队伍的建立。
再次,应当优化各项教学制度,设定合理的激励结构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制度建设是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师资建设能够持续进行的必要保障。制度即是所有约束和激励人们行为的一切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综合。在正式制度的建设中,高校应当反思现有教学制度中的问题,修改或废除阻碍体育师资建设的落后规则,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和惩处制度,加强诱导因素、行为导向制度和行为规化制度三者之间的合理协调,通过合理的制度规定为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队伍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非正式规则的建设中,应当充分调查研究当前高校体育教师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基本观念,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实现和满足高校体育教师的各项需要,同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体育教学和师资建设塑造一个文明、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