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职称论文发表网
2010年11月09日 14:35 作者:论文网论文关键词:冯契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丰富 发展
论文摘要:冯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将狭义认识论理解为广义认识论,将智慈作为认识论追求的重要目标;概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范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某些命翅的合理性作了辫护。
冯契之所以能成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主要是因为他在实戏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认识论问题做了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一、将狭义认识论理解为广义认识论,将智慧作为认识论追求的重要目标
学术界长期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古代哲学着重讲怎样做人,认识论不发达;拉长于探讨伦理问题,忽视逻挥。换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停留在常识性的人生伦理的感性把握上,缺乏理性的沉思。这一观点长期地、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访碍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冯契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实际出发,以广义认识论为理论根据,论证了中国古代哲学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驳倒了上述流行观点。在他看来,以辫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审视哲学史,就会发现哲学史提出的认识论问题大体有四个: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逻辉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理想人格或自由人格如何培养?这里既涉及具体经验的形下知识,又涉及超越具体经验的形上智慧。但欧洲近代以来以实证论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对认识论作了狭义的理解,在它们看来,前两个问题是认识论应探讨的问题,是有意义的;而后两个问题是认识论不探讨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无意义的。以狭义的认识论观点来看,的确会觉得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占重要地位。冯契不赞成对认识论作狭义的理解,主张对认识论作广义的理解。
广义认识论就是既追求形下知识又追求形上智慧的认识论。在冯契看来,广义的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飞跃,即从无知到知的飞跃和从知识到智慈的飞跃。由无知到知的飞跃发端于实戏中形成的感觉,而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即感觉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实在的性质。冯契认为,知识经验的形成就是以得自经验者还治经验,也扰是用概念这种得自经验的抽象思维来幕写、规范感性经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而作为知识经验主体的具体个体.运用逻挥范畴进行思维,运用归纳与演蜂相统一的接受总.统率经验领域。因此,经验知识涉及的是名言之城。冯契主张,认识并不限于经验领城,它还应当把握性与天道,也扰是应当追求智慧。认识论的前两个问题涉及的主要是经验知识,而认识论的后两个问题探讨的则主要是智慈。由于具体真理的最高形态是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和发展原理,因而逻挥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的问题就表现为逻挥忍雄能否把握世界的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的问题;而关于道的真理性认识又与人自身的自由发展密切相关。冯契确信逻挥忍雄能够把握具体真理;主体能够通过有限认识无限,通过相对捅示无限,这一过程扰体现了从知识到智慈的飞跃。通过以上飞跃,自在之物不断化为为我之物;主体的精神不断由自在趋向自为,自然斌予的天性逐渐发展为自由的德性,从而实现理想的人格。
知识与智慈的区别何在呢?知识所关注的是有分别的领域,凭借名言即以语言为载体的概念去把握。从表达方式来看,知识是由命题分别对对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断定,并以语句分别地加以陈述的。从表达内容而言,则是将对象区分为一件件的亨实,一条条的定理,以把握亨实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知识经验的领城就是以名(概念和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言(语词和以语词为基础的语句)来区分和把握的世界,无论是特殊命题抑或普遮命通的真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智慈是一种哲理,是“有关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的认识,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它的目标是求穷通,亦即穷究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人生的最高境界,捅示贯穿于自然、人生之中无不通、无不由的道,并进而会通天人、物我,达到与天地合其德,获得真正自由的境界。这镜是说,智慈追求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无限的东西。因此,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也就是由名言之域到超名言之域的飞跃。
以广义认识论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哲学,就会发现它蕴含了丰富的认识理论。冯契指出:“在中国古代,从孔墨开始,就已在讨论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关系了。而庄子已对‘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客观真理’提出种种责难。所以不能说中国人不关心前两个问题。
一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同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相比,曾经历了更长时期的持续发展,因而倒是较多和较长期地考察了上述后两个问题:逻样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辫;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天人’之抖;‘天人’‘名实’之辩贯串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所以正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上,显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冯契的阐述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哲学虽然突出地考察了认识论中的后两个问题,但也讨论了前两个问题。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不发达的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广义认识论的提出不但驳斥了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不发达的偏见,而且消解了哲学史上知识和智慧的长期紧张和对立。春秋时期,《老子》提出的“为学”与“为道”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知识”与“智慧”的紧张。《老子·四十八章》断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知识的增长对把握道没有益处;要把握“道”,就必须不断地破除知识,达到“无为”状态。魏晋时期,言、意能否把握“道”得到了深入而持久的争论,其实质就是逻样思维能否把握世界的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而主体对世界的发展原理的体认又与德性的培养、自由人格的陶冶密切相连;这些正是智慧追求的目标。郭象的《庄子注》最早探讨了由知识发展到智慧,即转识成智的问题,这种转化是通过超越有名之域的是非、善恶、彼此和能所,以便达到无名之域来实现的。宋明时期,知识与智慧的对立又以“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道学问”与“羊德性”的紧张而在理学中得到深入讨论。到了近代,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得到了更多哲学家的关注。王国维体验到的“可爱”与“可信”的矛质就是知识与智慧矛质的体现。他说:“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所谓“可爱者不可信”是指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人文主义思潮;而所谓“可信者不可爱”则是指以孔德、穆勒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实证论、科学主义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实证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是西方近代科学同人生脱节,理智和情感抵格的集中体现。王国维因为深切地感到这对矛质难以解决而长期陷入苦闷之中。金岳霖不但深切感受到了“可信”与“可爱”的矛质,而且试图以划界的方式解决。他认为研究学问有知识论的态度和元学的态度之分,认为知识涉及可信的即实证知识的领域;而元学就不仅要求理智上的理解,而且要求情感上的满足,即要求是可爱的。作为金岳霖的学生,冯契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读金著《知识论》手稿时就意识到了“可信”与“可爱”即知识与智慧的矛质,但他不赞同用划界的方式去解决。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他以广义认识论消解了知识和智慧的紧张和对立,成功地回答了哲学史上长期论争的问题。 职称论文发表网
二、概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范畴
范畴是各门科学的最基本概念,一门科学的形成离不开新范畴的提出,一门学科的完善同样离不开新范畴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封闭的教条,而是开放的体系,必须回答因时代前进和实践发展而提出的新问题,形成新的范畴。冯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还在于他杯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许多新范畴。
冯契在探讨概念的功能时,提出了幕写和规范这对范畴;在从动态去考察人类的认识运动时,概括形成了疑问、意见和观点三个范畴;在阐述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是否相符、怎样相符时,提出了具体真理范畴;在讨论逻辉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理想人格如何培养时,提出了与知识相时应的智慧范畴。限于篇幅,本文只时疑问范畴作简要的介绍。
冯契主张认识起源于疑问,而疑问就是由于人们意识到主、客观之间的矛质而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实践经验和逻辉思维,事实和理论常常存在着矛质。这种矛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的事实和原有的概念的矛质,即原有的概念不能解释经验提供的新事实;二是假说和事实的不一致,即难以找到验证假说的经验事实;三是不同的观点、学说之间的矛质;四是在事实方面存在真象和很象的不一致。“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出现了事实和概念、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也就是概念在幕写和规范现实的过程中出了矛质,一当人们意识到了这种主客观的矛质,就会产生疑问。
冯契分析了疑问的两大特征:一是心理状态上的疑难、惊诧。从主观意识方面来说,发现疑问的人心中感到有种疑难;疑难、惊诧是意识到矛质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带有明显的情感、意愿等成分。二是认识论上的知与无知的矛质意识。从认识论来说,疑问作为认识活动的环节,包含有知和无知的矛质意识。
冯契还探讨了提问与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二者的联系是,“问题是疑问的内容”,有疑难、疑问就会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常常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语句来体现。二者的区别是,疑问主要体现为疑难、惊诧等伴随情绪的心理状态以及认识上意识到“自知无知”的矛质状态,换言之,疑问主要体现为一种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是动态的;而问题主要体现为问句,是一种语言形式,是静态的。
疑问是有根据的,因为疑问的内容是问题,而问题总是有其根据的。冯契认为疑问是实际生活中的两方面矛质的反映。一方面它是对客观对象的矛质的反映,从认识对象来说,不论是宏现领域还是徽现领域都充满了矛质,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对立,事物内部也充满了矛质。另一方面也是认识主体方面矛质的反映,认识主体本身以及人们之间都充满着矛质。
冯契认为疑问在认识过程、思维过程中有四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自知无知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开始。自知“无知”是疑问的重要特征,而“无知”作为人们认识的出发点在认识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人们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从后天的实践中获得的,“所以无知是认识的出发点,脱离无知就是认识的开始”。人的认识过程就是由无知到有知,从不确切、不全面的知识到比较确切、比较全面的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和无知总是纠缠着,矛盾着,难分难解。无论对于个人抑或整个人类而言,无知的领域比已知的领域要大得多,多得多。因此,完全可以说,人类基本上是无知的。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渐渐告别无知的过程。
其次,激起人们对知与无知矛盾的关注和解决,推动人们知识领域的扩大。如前所述,发现问题就是主体有疑难,思维中有了知与无知的矛盾。解决了问题,就是认识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得到了解决,就是用知识代替了无知。但是,人们所知领域有限而未知领域无限,知与无知的矛盾是无限的,人类知识不管如何扩大也不能穷尽客观世界。这决定人们产生疑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思维的矛盾运动永无止境。疑问就是这样不断推动人类知识领域的扩张。
再次,破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克服片面性。在冯契看来,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容易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自己概括而成的理论绝对化,以为自己的一得之见是绝对正确的。这必然带来片面性而导致形而上学。因为如果把自己局部的经验、带片面性的理论加以绝对化,思想就会凝固、任化,就会犯错误。而要破除这种凝固性和形而上学,克服片面性,首先就要靠疑问,对它有所怀疑。
最后,疑问作为认识论的初始范畴,推动认识过程的展开。冯契认为,疑问是认识的起点,认识起源于疑问,即起源于主体意识到了主、客观之间的矛盾,主、客观的矛盾使人惊诧、焦虑,促使人们去探索、解答。在冯契看来,疑问对认识活动的推动作用大致体现为:人们产生疑问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去解答;由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个人的实践活动也会存在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同一疑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观点的斗争,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最后是运用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确定对疑问一致认识的真伪。至此,疑问得到了解答,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也就完结了。但旧的疑问得到解答后,新的疑问又随之而来。因为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了人们头脑中疑问常驻。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题的合理性作了辩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由于社会实践条件的限制,它的某些命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其合理性受到了怀疑论、不可知论的责难。冯契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对“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感性认识能够向理性认识飞跃”、“理论思维能够把握科学真理”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命题的合理性作了精彩的辫护,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里只就冯契对“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命题的合理性的辩护作一点追忆。 职称论文发表网
感觉论的核心是“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即感觉能否提供所感受的客观对象的性质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者墨子等人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对象的存在与否是依据人们的经验来判断的,感觉到的就存在,没有感觉到的就不存在。但仔细思考便不难发现人们的感觉经验中有幻觉、梦觉、错觉和假象,因而对感觉绝对的无条件的信赖是不恰当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荀子等人和古希腊的怀疑论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感觉的可靠性提出过质疑。
洛克从实在论的立场出发,肯定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中来的。他认为观念的来源有感觉经验和反省经验两种。无论是第一性质的现念还是第二性质的观念都是外部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换言之,感觉的内容和感觉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那么,结果与原因是否相似?结果是否由原因引起的呢?洛克的回答是:第一性质的现念与对应的物体相似,这些性质的原型确实存在于对象之中;而第二性质的现念不与物体的性质相似,这些性质的现念没有原型存在于对象中,它只是物体借第一性质产生的一种能力。
贝克莱对洛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提出了种种贵难:其一,感觉和感觉对象是两个不同的项,而对象是在感觉之外的,怎么能比较二者是否相似呢?针对洛克的两种性质理论的缺陷,他强调不仅颜色、声音、滋味等第二性质不是对象的幕本,而且广延、大小、坚硬等第一性质也不是对象的幕本。因为这两种性质是密切相联系的,既然第二性质存在于心灵中,那么第一性质也存在于心灵中。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谈以及后来的马赫主义者,逻样实证主义者都认为除了感知之外,没有一样东西能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在休谈看来,人的知识只能局限于经验、知觉的领城,但唯物主义却主张人的知觉、意识是由外界对象引起的。怎样才能证明意识是由外界引起的呢?这应当由经脸来解决,而经验在此却保持着沉双,而且不得不保持着沉双。因为凡是意识获得的东西都来自知觉,而知觉到的东西究竟是否与外界对象相符,经验无法回答,经验不能在意识和对象之间建立任何直接的联系,感觉不能给予客现实在。
金岳霖从朴素实在论出发,强调感觉经验能获得对象的实在感、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他认为感觉和外物的存在同为认识的来源,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提出了在“正觉”的条件下,“所与是客观的呈现”的命题。正觉包括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的正常感官对外物的感觉;二是类现即整个人类的眼光。在正觉的条件下,所与即感觉提供的颜色、声音等就是客观事物性质的正确呈现。应当说,金的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但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因为即使在正觉的条件下,人们也会产生错觉、而错觉是不能给予客现实在的。金岳霖的失误就在于没有引入实践现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只是从感觉的双重品格(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断定感觉能给予客现实在,这种论证无论是深度和/-度两方面来说都难以驳倒唯心主义、怀疑论的责难。为回应以往唯物主义感觉论的不完善而导致的种种责难,冯契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证明了唯物主义感觉论的正确性,维护了辫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权威。 职称论文发表网首先,借助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用”范略论证了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在冯契看来,人的认识是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作用,它以客观的片象为根据。就认识过程来说,形质神用,就内容来说是存在的反映,“以物为体”。“人的认识一方面是头脑的作用,同时又以客观对象为根据,因此,作为对象的‘所知’和作为内容的‘所知’是同一的”。图写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运用“体”、“用”范吟来对感觉和感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其一,从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关系方面来看,神即感觉活动是形即感觉器官的作用、功能。就“神”是“形”的作用说,他确信具有相同感官的人类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对象会有同样的感觉。由于感觉与感觉器官之间存在用与体的关系,因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类的感觉器官对同类的对象就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其二,从感觉和感觉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看,也是用与体的关系,就“以物为体”即认识以客观对象为依据说,冯契确信:“在同样的条件下同类的正常感觉,感觉的客观内容和感觉的对象是直接同一的,内容和对象合而为一。感觉的确是感觉对象引起的,是感觉对象导致的结果;但感觉并不是感觉对象之外的另一个独立实体,而是感觉对象这一实体自身运动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功能,或就是对象的一部分,并没有脱离感觉对象。感觉对象对于感觉来说是“自因”,并不是外部原因。
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论证“感觉能够给予客现实在”。在他看来,以感觉为基础的感性活动就是感官借助工具变革对象的实践活动,感觉与实践不可分钊。他认为感觉是人们当前抓得住的生活、行为、劳动,凭过去的材料来创造未来;感觉是历史过程的环节、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感觉作为当前的实践活动是有内容和长度的,它不仅只是当前的耳闻目接,而且是感觉主体本身的活动。主体也有绵延的同一性,见闻是同一主体的体脸、经历。冯契一方面坚持了传统的看法: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感觉是肉体感官功能,精神的同一性附着于肉体。另一方面强调精神同一性的基础特别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纬延的同一性,是联结过去和未来的纽带、过程。知果没有这种同一性,就不可能形成感觉经脸。实践能给予时象的实在感,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都会肯定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自身的独立存在。,第二,集体劳动生产实践中的分工协作,语言交流或其他符号的交流也是客现实在的。
第三,实践给人的认识以检验。 职称论文发表网
再次,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感觉能够给予客现实在。冯契认为对感觉的考察不能仅仅从“知识论”的角度,还应当从“智慧说”的维度。智慧不仅以感觉为基础,通过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两次飞跃实现的,而且它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向感觉的复归。因为理性的直觉是由知识向智慧飞跃的途径之一,而理性的直觉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通过感性和理性的体认,知识和智慧的把握,主体完全能证明: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
此外,冯契还从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抽象”、“真理”、“自由”、“人格”、“范略”等不少范畴作了充实、完善,二是给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转识成智”等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