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渗透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3年11月04日 16:55 作者:张绪露张绪露
(淮北中学,江苏 宿迁 223900)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通过演示与再现、诵读与品味、想像与创造等手段创设审美境。同时,在审美教育中需要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在审美教育中多媒体辅助等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材;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了辨证的语言感受,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占据了主要地位,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枯燥与乏味成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共同感受。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就要在语文课堂上努力挖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愉悦。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选文的思想内容看:
1、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美: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美,内蒙古草原的辽阔美;三峡、石钟山的神奇秀丽美:秦淮河、青海湖的梦幻美;极光的神奇美;杜鹃、黄鹂的小巧美等,可谓美不胜收。
2、真挚的人情美:《与妻书》中丈夫对妻子情深意浓,《我与地坛》中母亲对儿子牵肠挂肚,《陈情表》中孙子对祖母至孝至诚,《与元微之书》中朋友两厢思念,《祭妹文》中兄长对妹妹的死更是撕心列肺……
其次,语言形式的美,如鲁迅、钱钟书的幽默讽刺美,孙犁、朱自清的清新自然美,庄子的汪洋恣肆美等;构思的新奇美,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情节的巧合美,如《项链》;结构的圆形美,如《荷塘月色》等。
总之,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1、演示与再现
在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应该首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作为审美活动的内驱力,创造出审美意境。如在讲《守财奴》时,当讲到“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句时,为了更好地展示主人公不顾一切的疯狂举动,体现“一纵”、“一扑”这两个词中蕴涵的灵敏、凶猛、贪婪之意,教师在课堂上不妨稍作演示。
2、诵读与品味
由于高中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也比较少,因此在指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而应从最简单的诵读入手,使学生在吟诵和品味中渐入佳境。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使学生对如何将静止的书面语言变为多姿多彩的有声语言产生直观的认识。
3、想像与创造
如果学生不善于进行积极的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们来讲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把课本上的符号变成立体的画面,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组织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力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于一体,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2、运用多媒体调动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建立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加强美育的效果。多媒体帮助学生积累了已有的审美经验,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
3、运用多媒体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心灵的多样性,多媒体以其特殊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美的信息,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不断熏陶中,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四、提高教师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是美的使者,美的气质和风度、美的语言和心灵。文雅庄重的举止、自然舒展的教态、整洁大方的衣着、流畅幽默的言谈,都能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感受到愉悦和舒畅。
尤其是教师的语言,一要准确、鲜明、简洁、生动。高尔基说:“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生动。”要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二是要有丰富的感情。“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情感注入语言,语言就会动人心弦,学习情绪就会激增。所以,教学语言应据课文感情基调分清轻重快慢,抑扬顿挫,使之如一首优美乐曲,使学生沉浸在美的熏染中。三是师生交流要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珍惜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奇思怪想,大胆提问,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唯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心里敬服老师,师生之间才能形成默契,才有愉快的氛围。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动用各种美的教学方式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传递美在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中,完成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