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作为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从原始社 生个性特征发展。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加 会开始就有了单纯的颜色填涂。但其独特的外形表现手法 入自己的想法,把他们认为很有意思的东西融入自己的作 和审美情趣一直沿用到今天。装饰画看上去非常简单,虽 品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上课中要引领学生以小组 然它只是用美术中最基本的元素去塑造了一幅幅作品。但 合作的方式去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创作 是装饰画的创作有它自己的特点,用平面性、平衡性、单 作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材料的不同类别开展学习活
纯性这几个词语来概括最为合适。 动,但是有了材料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装饰画是一门非常有趣的教学模块,通过黑白装饰画 来,学生常常对那些色彩鲜艳、干净、图案华丽的材料感 所具备的装饰效果感受装饰画带来的视觉艺术的冲击力。 兴趣,而对于朴素、平时、自然材料的美缺少感悟,因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初 此,教学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2)技术与方
中装饰画课程的理解: 法——促进学生外倾型个性特征发展。装饰画创作不同于
一、装饰画在初中课堂实施的意义 其他的美术作品创作,操作更加复杂,它需要对材料不断 以前对装饰画的理解只是画出图形,涂上颜色即可。 地去加工处理。尤其是彩色画的创作要求更高。而美术课 但是后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才知道装饰画是一种比较 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 独特的艺术形式,装饰画因其独特的装饰意趣及表现手 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虽然说在课堂中学生是 法,使其不同于一般的绘画艺术,装饰画属于绘画的一 主体,但是在装饰画教学中教师的技术性引领和方法的重 种,即装饰风格的绘画。不过其造型表现形式,艺术处理以 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例如:在上课时,学生临摹一幅装饰 及自身构成的规律方面,有别于写实风格的绘画。用抽象和 画作品,遇到一些复杂的地方学生往往表现出无奈的表 审美这两个词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唯美、和谐、有序的艺 情,试图想放弃作品的临摹,这时作为教师的笔者就给学
术氛围。 生讲解画装饰画的技巧,先让学生沉住气,从外到里一层 装饰画的创作是将事物转化为抽象的过程,打破原有 层地去画。先画简单的后画复杂的。(3)注重学生的品 的空间格局。而且将事物不拘泥于现实事物的创作手法。 行——培养学生社会型个性的发展。黑白装饰画的学习和 装饰画不受表现对象客观的表现形式,类似于意境的抽象 练习是一个非常让人枯燥而且乏味的过程,在这过程之 概括。更能表现出作者的艺术思想感情,装饰画的装饰性 中,对学生的耐心是非常好的锻炼。学生要去搜集材料, 很强,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在装饰画教学过 要付出一份长期的劳动,把学生培养成在生活中注意旧材 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在创作中应注意的技巧外,还 料的收集的习惯,能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完成。许多生 要注重学生“开放式认识”的观念,这对学生而言有助于 活中的废弃物是不需要花钱的,而只需要态度和行动。现
发散他们的思维,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的学生依赖性和浪费的习惯十分严重,通过这样一种对
二、装饰画的构图和创作 旧材料的收集、利用和再创作的培养,可以形成现代学生
1.装饰画的构图。装饰画常用“饱满型构图”。饱 一种十分欠缺的宝贵品质。
满,顾名思义,即丰满、丰富、充实。饱满型绘画是为区 三、装饰画的教学思考
别于传统中国画构图所采用的一种通用绘画构图形式,其 《装饰画》是“造型,表现”课程,教学设计中以学 特点是画面丰满、丰富、充实,也就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 生自己创作、体验为主,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装饰 上做密集、丰满的处理,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标 画的创作,丰富多彩的装饰画作品,美化了生活的空间, 准。装饰画也惯用“构成型构图”,“构成型构图 是将 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锻炼了学 传统绘画的笔墨和画面的物象打破,作现代构成的分割处 生的耐心。在课程的设计上,笔者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 理,使之更具有现代感。它的特点是画面同样构图饱满,只 探讨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 讲、学生听”。在 不过画面更加有意识地加强现代绘画的构成因素,如将物 分析材料的美感时,老师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象平面处理或重叠、大小随意排列等来构成画面。 例如利用自己名字的首字母去创作一幅装饰画作品,设计
2.装饰画的创作。用于装饰画创作的素材有很多,我 好字母的外形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图案, 们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让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是他们感兴 让图案和字母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对装饰 趣的,而且难易程度要适中。初中学生装饰画的创作,离 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不开生活任何一种绘画形式及表现手段。这些都是由其独 持性及自身的功能去反映生活和表现生活的,黑白装饰画 参考文献:
也同样离不开这一原则。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 [1] 李淑琴,高新华.《装饰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