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年8月05日 13:47 作者:王群王 群
(淮南三中,江苏 淮南 232007)
摘 要:多年来,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在享受语文给我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我也有自己的痛苦。“语文很重要”,几乎每一届的学生我都要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可是最后总是徒劳无功,但值得欣慰的是有那么一些学生真的喜欢语文,甚至爱上语文。我总结了近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主要从地位、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予以阐述,希望学生们真的能从语文中收获快乐。
关键词:高中语文;爱语文,听说读写并重;实与活;传统与创新;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位渊博的老师,是一种必须懂得的知识。语文,让许多同学头痛,也成就了不少学生的辉煌。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误尽苍生,毁我长城”,语文如此不得人心,该怎么办?我和语文多年相伴,可是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摆脱费时多、效率低的被动局面,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语文,从语文课上学到东西,我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注重语言教育的地位,主张听、说、读、写并重
叶老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的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的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语文学科属于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语言教育。对此,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有着许多极为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儿童进学校,主要是把语言书面化,能把口语写成文字,能把文字说成口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这里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一个用嘴说,一个用耳朵听,一个用手写,用眼睛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交流大背景的形成,加上电脑化办公的普及,有一个让人不愿看到的严峻现实,即汉语正走向弱化,现实的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显然这样有悖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语言教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感受祖国语言独特的魅力,达到巩固语言基础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求实创新和开放吸纳,主张语文教学的“实”与“活”
刘国正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之后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代语文教育家。他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广泛概括语文教育的先进经验,多方吸纳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结晶,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实”与“活”。“实”,就是语文教育要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技能训练;“活”,就是要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调动主观能动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的民主化。这两个字是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建构的主要支柱,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功能,即在扎实的语文训练中,把握语文这一工具的文化特性,对学生进行个性、人格的关怀,促使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我认为教师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真切切地学到了东西,不管是技能方面的还是情感方面的,本着“求实创新、开放吸纳”的原则,学生都会愿意接受这样的课堂。
三、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主张传统与创新结合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有所创新,只有创新,语文教学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创新应该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而不是对传统完全采取丢弃、彻底否定的态度,这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而应该把传统和创新两者有效的结合。从本质意义上说,传统与创新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对立的统一,是一对矛盾的两方面,这是最起码的哲学观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比方说,讲授与启发。教学中无疑要运用“启发式”给学生启示,要让学生开动脑筋,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机器,那种一味只顾填的“满堂灌”的确是不合时宜。但现在似乎把“满堂灌”与“讲授法”划了等号。我以为,“讲授法”不是“满堂灌”。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教学功能,不能笼统的说这个好,那个不好,问题在于运用的好不好。总之,我们要正确的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教学方法,争取把两者运用到最好。
四、注重教学的重要性,主张内容应贴近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不管是使用的材料,还是学习的目的,都是和生活水乳交融,难舍难分。刘国正曾说:“语文天生与生活连在一起。”语文教学必须同生活密切联系,才能将语文讲好。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青少年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打基础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内容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必须突出张扬人文性,选读文质兼美的前人典范作品,更应该而必须选读大量反映多姿多彩当代生活的今人佳作。博古固然重要,通今更是时代的要求。教材选文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在这方面,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改革家们已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全语文”课程等。语文教学不必设有特定的学习材料,而是随手拾取,其中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语文材料。报章、杂志、地图、校规、说明书、广告、海报等均可成为学习材料,未经节选或改写的原始经典,可让学生体味材料的完整面貌,也都是极佳的选材。我在自己的班级中曾做过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名人名言在上课前三分钟进行解析,还可以找一些广告词进行仿写,春节时也曾让学生们抄过对联并背诵。总之一句话,教学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完完整整,身临其境的学语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人的警语将鞭策我在深奥的语文知识海洋苦苦探索!作为一位一线的语文老师,要想改变语文现状,我知道是任重而道远,但我仍然想大声说一句“语文,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