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2011年1月14日 10:12 作者:论文网建立和健全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江总书记曾经在华东七省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经营者收入,要根据企业经营的业绩、难度和风险合理确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对十五大精神的再次重申和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从产权制度改革进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改革落实到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身上。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关键在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按照《现代经济词典》的解释,企业家是指能抓住机会引进一种新产品、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或一种改进了的组织机构的企业经营者。他能筹集必需的资金,调集各种生产要素.并组织管理机构。企业家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资本家。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系统与企业家的行为过程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所谓激励和约束,它是指运用宏观政策、市场力量、产权力量、企业机制等因素去影响和制约企业家的行为、绩效。一般来说,宏观层次上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乃取决于以下几组关系:
第一,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怎样,与收益多少相关,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与企业收益的产权关系。所以,企业家是否尽职尽责,取决于他们与企业收益的产权关系。
第二,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怎样,还与存在着的交换关系、制度相关。所以,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中的表现受市场化的程度、市场结构的极大影响。
第三,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怎样,还取决于政府通过什么手段使企业家的私人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社会利益趋于一致。所以,企业家的表现受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
第四,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怎样,还受企业内部的影响。
从以上框架可以看出,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可分为四种:产权激励约束、市场激励约束、政府激励约束、企业激励约束。产权激励约束是通过确立企业家与企业业绩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的。市场激励约束是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的。政府激励约束是通过政府力量来推动的。企业激励约束是由企业内部推动的。以上四种激励约束机制,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系统。一个企业家的行为、绩效如何,除了能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系统是否有效所决定的。因此,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建立产权激励约束机制、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
简单地说,产权就是受法律、习惯和规则保护的财产所有权。从产权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每个人(或经济组织)以自己的财产(经济利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相应地,就会有怎样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效益。从企业经营来说,产权应是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内部动力机制‘但是国有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其产权安排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存在着全体公民委托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经营者等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所有者的缺位,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虚置”。这些特征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及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关节点,在于设法把国有资本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量化、法律化为相关产权代表和企业家的责权利。这样,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激励与约束就成为外在的因素了。这里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上的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是产权对所有者的激励约束,二是产权对国有企业中的企业家的激励约束,而这两个层次则是通过所有者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约束联系起来的。1.要完善产权对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作为现代企业要求产权明晰,拥有明确的人格化代表,产权权益得到明确的保障。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要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首先,必须改革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一般可以分解为一般社会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改革政府职能必须把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从政府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建立国有控股公司,构架国有产权的制度框架.从制度上完善国有产权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必须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多元化。发展银行持股、非金融机构持股和企业相互持股,使法人股东成为公司主要的股东。这些股东都从自身利益去激励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促使企业行为长期化,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分离,使国有资产的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分离,从产权结构上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再次,必须激励约束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监督积极性。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效率低下、资产流失等体制性弊端集中到一点,就是责任主体不明确.产权虚置无人负责。因此要使国有资产产权人格化,并且使其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机制,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
2.要完善产权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本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学理论有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的智力、素质、道德修养等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同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一样具有资本属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过程的复杂化,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日益显现出来。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及其增值效益的体现,客观上要求像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一样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开始试行以股票期权为核心的对企业经营者的产权激励和约束制度。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企业与经营者之间事先确定的合同收入,是对经营者已经付出的智力成果的一种承认,这种制度安排对将来的经营预期激励不大。对企业经营者以人力资本股入股及股票期权激励,最大的优点是经营者的收益与企业未来经营业绩挂钩,能有效地避免短期行为,保证经营者行为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相适应。经营者不仅可以分享产权收益,而且具有了部分产权。这样企业经营者与国有企业成了利益共同体,从制度安排上解决了“五九现象”、过度“在职消费”等现实问题。
二、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中对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不是一种孤立的制度现象,其形成运作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就是企业家行为和绩效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所有者、消费者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传达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评价,同时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企业家通过市场进行企业资本的运营。市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包括: 1.资本市场能对企业家施加压力,保证企业的经营以实现企业的利益为最大目标。健全的股票市场把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的后果包括在股票价格中,给股东提供了公司经营的相对清楚的信息。当某个股票上升时,投资者可以预测他投资的股份公司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监督。如果该公司的股价比不上竞争对手的价格,管理人员的无能和偷徽行为就被反映出来。股东通过股票市场“用脚投票”给经营者施加压力,使董事长和经理人员尽量选择能够增大企业利益的决策,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会计论文发表
2.产品市场能给企业家压力,有利于对企业家的控制。在市场上,消费者通过产品市场对企业经营进行“货币投票”,好的产品和服务受到顾客的欢迎和购买。不好的产品和服务受到顾客的冷落。这样,企业家致力于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否则股东就可以通过改组董事会处分高层管理人员。
3.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也有利于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在市场经济国家,经理市场对优秀企业家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不负责的或低能的经理得到的是低工资低职位,而勤奋和有能力的经理会得到较快的晋升和较优越的报酬。企业家受到直接来自人力市场尤其是经理市场本身的竞争压力,还有就是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争压力。因此,市场竞争将选拔出优秀的企业家。
4兼并市场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家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伦敦经济学院的许成钢博士指出,经济学家中研究厂商理论的普遍认为,破产和兼并,是逼迫高层经理们努力搞好经营的关键。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高层经理人员只是因为所处的地位,就可以“在企业中盖一座宫殿,当一天经理就坐一天宫殿,开上一辆豪华昂贵的奔驰车等等”而“一旦企业破产了,宫殿就坐不成了,一旦(被)兼并,宫殿就归别人了,所以,这是最强的压力。”兼并或敌意接管使企业经营者更加注意使他们的利益和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一致化。
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市场发育不健全及信息不全等问题,很难保证企业、企业家之间的信息对称、政策平等和公平竞争。因此,我国要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经理市场的联动机制。首先是建立经理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配套运作,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是要形成健全的市场中介组织,它是产权交易、经营评价、代理关系实现市场化、监督化、公开化的前提,还有就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信息流通规则。三、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政府激励与哟束机制
政府在宏观上、法律规范上、政策环境上对企业家进行激励和约束,是企业家行为和绩效的又一个重要处娜条件。
1.政府提供法律规范来建立、调整企业家行为与企业的关系。首先法律为所有企业提供了规范所有者、控制者双方行为的一般法律框架,提供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的可供选择的法律规则。其次,法律规范根据一些普遍性原则而制定,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在所有者和控制者双方中能保持其客观公正性,兼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有,法律规范以国家权威力量作后盾,具有强制性,强迫所有者、控制者双方严格遵守互动规则,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一经发现便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就大大增强了法律规则对双方行为的约束效力,为所有者、控制者双方的互动提供了一个稳定性的制度环境。这样,使企业家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政府通过行政管理对经理市场进行规范和社会服务。如设立企业家业绩考核机构,推动企业家注册制度和技术级别认可制度,建立诸如企业家协会、企业家俱乐部、企业家法律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创造有利于企业家市场运行的宏观政策环境。
3.政府作为市场管理者,把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及其他产品市场统一管理,使之互相协调和配合,共同发挥对企业家的约束激励。
四、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是企业家行为和绩效实现的基本单位、主战场。政府行为、市场和产权的明确是从外部激励和约束企业家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对企业家行为和绩效的激励约束也是十分重要的。
1.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是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四部分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首先,众多出资者的权利是通过股东大会履行和保障的,这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其次,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行使权利,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再次,董事会把企业长期发展的管理权委托给职业经理负责,经理统一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董事会决定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决策,行使对经理的监督任免权,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有,为对董事会和经理班子行使职权进行监督,通常还设立监事会,它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和依照公司章程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审核、检查公司的财务和资产状况。因此,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就要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和监事之间的权责利从而形成它们之间有效的分工和制衡关系。 会计论文发表
在企业激励监督体系中,要突出监事会的作用,在董事会、高层经理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上,监事会应凌驾于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之上,成为企业的最高监督机构。赋予监事更多的权限,使监事具有随时监督权,代表法人的起诉权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家激励监督机制。
2.党组织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党的领导和职工在企业中处于特殊地位,决定民主管理也是对企业家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部分监督权也掌握在党组织和职工手中,诸如享有参与表决权和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等,工人参与管理要纳人法制化、制度化轨道。总之,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三方面要结合起来。
3.建立企业微观激励约束机制。董事会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心是设计一套报酬制度来解决经理人员的动力问题。经理人员的利益由货币收人和非货币利益构成。货币收人必须采取年薪制,必须改变三倍于工人工资的形式。“年薪制”可以使企业利益独立化,并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年薪制与责任、风险、业绩挂钩,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工资水平。经营者的年薪收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收人,反映经营者在市场上能够得到的收人水平;二是风险收人,以基本收人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风险程度来确定。收人水平要参照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经营者的水平。非货币激励必须稳定提高经营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确保其职业安全,使其事业成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也应该建立决策失误和经营管理不力的责任追究制度。
综上所述,建立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系统包括建立产权激励约束、市场激励约束、政府激励约束和企业激励约束,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约束系统,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必须健全市场体系,并且政府要制定一套应相应宏观调控政策,总之,必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个全面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