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境化试题”,就是指考试时给出具体的试题 提炼情境中的物理条件,是在应对“情境化试题”中 材料背景,具体的材料背景构成试题情境。试题情境给考 必备的技能,教师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实验中加强学生对 生完成思维任务或操作活动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所有考 于这一基本素养的锻炼,保证学生能够在应对这一类问题 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 时去伪存真,看透问题的本质,实现精准的解题而不被题 类包含情境的试题习惯上被称为“情境化试题”。具体到 干部分干扰和迷惑。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生 物理学科中,“情境化试题”是指以自然界及社会生产、 活情境类的题目,例如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 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为背景,考查学习者对 日边来”中,题目问提到了什么物理知识,其实就是在考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 察学生对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属性的考察,学生在 遇到相关问题时有时候会陷入困惑,感到无从下手,实际 一、加强知识与情境的融合上就是被题目的表象迷惑,没有提炼出相关的物理条件。 所谓“情境化试题”,虽然是由相关的综合情境展开 在提炼出相关的物理条件之后,题目再问“此诗句中,以 的,但是本质上考察的还是对于知识的综合掌握和了解,因谁为参照系,‘青山’才能‘相对出’”这样的问题就能 此,教师要加强知识与情境的融合,让学生适应这一种问题很好地加以解决了。 的情境,同时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基本功。教师在知识的第四、顺向迁移,构建情境中的数学模型 一遍教学中,叫要注意知识与情境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讲授知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情景。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情 在进行物理“情境化试题”教学深化的过程中,要注境代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应用背景与应用状况,不 意对于情境中数学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是我们学习物理让知识处于悬空的状态,而让相关物理知识有一个切实的落 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将高度抽象的现象具象化,方便地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知识与情境的融 我们的观察与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学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对于这一种问题形式有一 生的数学模型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知识体系,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得学生不会在考察上遇到这一类问题时 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由于陌生而张皇失措,无法发挥出真实的水平。更重要的一 合力与分力在不同角度上测量的实验数据是不一样的,但点是,加强知识与情境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 是在控制力的作用点同一的前提下,记录下力的方向、大力,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最终的 小等因变量,再对于合力与分力进行模型构建,我们就能学习目的是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与实际情境的融合让学生 发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进行解更加强对于物理实践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 析。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力的合成”属于物理学范畴,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长此以往,在日后长久的学习中,学 而“平行四边形”属于数学模型,用数学模型简单直观地生也会注意实践的重要性。 描述或解决物理问题,这就是学习的顺向迁移。
二、利用探究实验情境 五、结论
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考 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两者的 试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跟物理实验相关的情境实验 目标是统一的,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 题,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探究实验情景,让学生在实验的 示。“情境化试题”是实现两者目标统一的产物,也是有 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同时 效途径.通过对“情境化试题”的分析,一线教育工作者在 体验物理学习的魅力。高中物理实验有很多,举一个简单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增强知识与情境的融合、 的例子,在探究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时,由于这 充分利用探究实验情境,指导学生凝练情境中的物理条 个实验较为简单,实验结果也较好辨认,教师往往会让学 件、构建情境中的数学模型,那么就能够培养出会用物理 生自己运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 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从而让物理书 需要告诉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自己预习和 本知识得到升华。
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物理实验,并在物理实验中记录下相应 的实验数据以及实验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和 参考文献:
解决。在做完基本实验之后,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 [1]尹庆丰.“情境化试题”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J].物理教拓思维,“如何运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进行别的变量实 师宋帅颖.数学方法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 验?”“基于实验数据还能得出怎么样的结论?”等等问学,2019. 题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讨论热情,从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王士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实践探究 程中感受到情境体验的氛围,举一反三,学会思考。
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