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有比较广泛的软土地基分布区域,而当前我国道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因此加固处理软土地基成为当务之急。施工技术人员应对软土地基的化学与物理性质予以细致勘察,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佳方案,以保证施工效果最优。在本文主要提出了抛石挤淤法、加载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灌浆法等,此外还有超载预压与深层水泥搅拌桩法等。希望通过上述方法能有效处理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增强施工质量,为行车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对策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其具备透水性小、压缩性高以及强度低的特点,故而在施工中属于主要危险源。施工方若不注重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则势必会导致地基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一、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包括淤泥与淤泥质土,其特点为承载力较差、天然含水性较高以及压缩性较高等。我国沿海平原与内陆河川湖泊软土分布较多。由于软土地基天然孔隙比较大,多为 1.0,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故而难以满足当前道路建设要求。在处理软土地基时主要方法为加固,但是也需与工程实际条件相结合。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道路沉降或者断裂,且软土地基具有滑动性,也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者路面扭曲;填土荷载也会影响软土地基,使其结构被破坏、沉降不均匀以及路面不平等,也会对桥梁连接处产生影响,使其出现差异沉降,影响行车安全。
二、基于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对策
(一)抛石挤淤法
该方法通常在软土层较厚之处使用,比如常年积水洼地或者鱼塘较多的区域等。此时软土层多存在于水下,难以更换土壤,或者其基底处于有较高含水量的淤泥中。若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失当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一般会将片石填充于路基中,而后挤压片石以挤出路基周边淤泥,再将厚沙铺上,最后回填土。抛石挤淤法要结合施工要求开展。若软土层所在道路平坦情况较好,要从路堤中心开展抛石填满工作,且按照三角形开展,一直到填至全宽,可从侧面挤走沼泽或者软土;若软土边坡系数在 1::1以上,就要将高侧作为投抛点,逐渐投至低侧,若有必要可增加低侧抛填片石的数量。同时要确保低侧边部存在平台顶面,且其规模在 2m 以上。若片石被抛出后浮出水面或者高于软土,此时要使用小石块填充间隙,而后再碾压夯实。
(二)加载换填法
加载法即将软土沉降后对地基强度予以提升,以防止填土周边或者上方抛填物、路面以及已经被埋入土中的抛填物出现沉降现象,继而产生破坏。此时需对软土地基进行沉降固结,可通过施加总压至地基上方,以对填充物间隙予以减少的方法。推荐应用加载换填法,亦可应用竖井对地下水位予以降低,亦或铺砂使其覆盖于地基表面,同时还要铺盖不透水膜以生成真空层,且具有不透气性,来加快沉降,属于大气压加载法。应用加载换填方法时要确保地基稳定性良好,而促使低下水降低与大气压加载法对于地基稳定性没有要求,但是由于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地基故而工程施工成本多,因此使用较少。若路堤有较薄软土层,一般先进行换填,而后再加载。先使用承载能力好且透水性强的土体例如灰土、水泥土、粗砂以及沙壤土等换填淤泥层,在换填时要与设计要求充分结合,避免由于超挖或者欠挖产生经济损失。而后进行加载,以夯实换填物。
(三)排水固结法
即在地基中对排水体予以设置,经由排水系统对地层中有较高含水量的软土层透下的水予以集中处理,主要包括加压系统与排水系统,依据排水体可分为塑料排水带排水与砂井排水这两种。在对淤泥软粘土的不稳定与地基沉降问题予以解决时该方法效果较好。其中,砂井排水主要方法为对砂井直径与位置间距予以明确,其关联于土层含水量,而后将含水量统计出来。井距范围在 3m 左右,砂井直径在 0.2m 左右,通常于平面上被布置于梅花形或者矩形。塑料排水带排水则具有排水通畅性好、滤水性好的优点,同时可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且其造价低于袋砂井。
但是塑料排水带长期与空气接触后会老化。在使用塑料排水板施工时要确保板不会被扭曲,同时还要确保透水膜未出现损坏与透水层未出现污染;在连接塑料排水板时宜应用滤水膜,长度需在200mm 以上。
(四)加筋法
即在软土地基中放置抗拉能力较强的合成材料,可于土层颗粒间生成摩擦力,结合加筋材料与软土层,防止软土地基被外界影响后出现变形。首先使用塑料排水板排水,而后将土工织物放于砂垫层中对地基应力分布予以调整,由此可减少软土地基侧向位移与沉降的可能,大幅度提升地基稳定性。
(五)灌浆法
在地基缝隙中注入可对地基土层性质予以改善的浆液,可采用高压旋喷或者粉喷法,浆液则有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亦可使用硅酸盐等化学材料。采用灌浆法可对软土地基予以明显改善。
粉喷法使用次数较多,因其操作简单。一定要确保钻机性能的优良,且钻机就位后开展施工操作时一定要与设计要求相符。桩孔位置要等同于图纸位置,偏差应在 50ram 以下,基于垂直角度其偏差应在 1.5% 以下。要对水泥喷入量、停粉与喷粉时间予以严格控制,以控制喷粉桩长度。此外,还要对孔位、水量以及孔深进行详细记录,做好勘探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愈发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尤其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促使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呈现蓬勃态势。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有较高的路基稳定坚固要求,特别是在施工前,要求地质勘查技术具有较高精确性与深度,不仅要确保路基具有稳定性,也要保证施工后若出现均匀沉降现象亦可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对道路有着重要影响,若不注重该环节的处理,会降低路面质量,对行车速度产生影响并导致车辆遭受慢性损伤,若严重还会造成交通事故,社会危害较大。
参考文献:
[1] 翁豪澜 . 探析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7)
[2] 朱宇 . 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J]. 中华民居,2014(9)
[3] 滕长义 . 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
[4] 谢黎栋 . 探析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