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的筛选研究
2010年9月07日 15:50 作者:论文网论文摘要 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用棉籽皮和河砂作基质,并按2∶1比例混合均匀,扦插后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块茎总数、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均高于蛭石、珍珠岩、草炭作基质,并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为两季作地区特别是棉产区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找到一种更经济、资源更丰富的基质。培养基质的选择是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生产中普遍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等。但在一些地区蛭石、珍珠岩、草炭资源匮乏,长途调运价格昂贵,影响了微型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筛选资源相对丰富的原材料作为培养微型薯的基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棉籽皮是棉花的副产品,在棉产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多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而栽培食用菌后多为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皮,已经充分发酵,其结构疏松,保水吸湿力强,与河砂按比例混合能够固定植物的根系,并且仍然有一定的营养供植物生长利用。为此,我们选用了栽培食用菌后的棉籽皮与河砂按不同配比作基质,以蛭石、珍珠岩、草炭为对照,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为微型薯生产筛选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培养基质。
1 材料与方法 化工论文发表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中薯2号、郑薯5号脱毒苗;供试基质为生产食用菌废弃的棉籽皮及河砂、蛭石、珍珠岩、草炭。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廊坊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场防虫温室中进行,脱毒苗移栽时间3月18日,扦插时间4月10日。设5组处理(见表1)。每处理扦插100株,重复3次,行距5cm,株距4cm。将栽培食用菌(平菇)后废弃的棉籽皮进行充分发酵,并经灭菌和杀虫处理。砂子为直径1mm的粗砂子。各处理基质混合均匀后,按每立方米加入2kg复合肥(N、P、K各15%)搅拌均匀。基质厚度7cm。扦插时,剪下单节带1~2个叶片的主茎,立即浸泡于20mL/L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20min,扦插深度1.5~2cm,扦插后覆盖小拱棚保温,温室上覆盖遮阳网。室内气温白天20~25℃,夜间10~16℃,湿度保持在95%以上,7天后逐渐去掉小拱棚和遮阳网,扦插后56天收获。调查记载项目:成活率、株高、叶片数、单株块数、单株块重、总块数、产量。
2 结果与讨论 体育论文发表调查数据的平均数列入表1、表2、表3。
供试的3个品种为早熟品种,5组处理中各主要性状均以棉籽皮和砂2∶1处理最高,位居第一。
2.1 扦插苗成活率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2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扦插苗成活率为91%~96%,平均93.3%。1份蛭石1份草炭处理次之,平均为92%。1份珍珠岩1份草炭平均为87.3%。3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平均为86.7%。1份棉籽皮1份砂子处理最低,平
均为79.7%。
2.2 株高和叶片数
本试验于现蕾期喷施多效唑(浓度100mL/L),未出现徒长现象。所以试验表现出株高增加、叶片增多,单株块茎数多、产量高的趋势。处理②植株高度15.5~16.8cm,平均16.2cm。处理④株高15.2~15.7cm,平均15.3cm。处理⑤株高14.7~14.9cm,平均14.8cm。处理①株高13.7~14.8cm,平均14.2cm。处理③株高13.0~14.1cm,平均13.6cm。叶片数5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处理②最高,平均3.6个。处理④平均3.4个,处理⑤平均3.2个,处理①平均3.2个,处理③平均3.0个。
2.3 单株块茎数和块茎总数
处理②单株块茎数2.5~2.9个,平均2.64个,位居第一;块茎总数233~264个,平均247个,位居第一。处理④单株块茎数2.14~2.81个,平均2.45个,位居第二;块茎总数194~256个,平均225个,位居第二。处理⑤单株块茎数1.97~2.10个,平均2.1个,位居第三;块茎总数173~189个,平均179个,位居第三。处理①单株块茎数1.84~2.20个,平均2.01个,位居第四;块茎总数149~168个,平均160个,位居第五。处理③单株块数1.61~2.10个,平均1.87个,位居第五;块茎总数127~191个,平均163个,位居第四。
2.4 单株块茎重和产量 农业论文发表
微型薯的产量是衡量各处理优劣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为此将不同品种各处理间平均数利用新复极差测验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以处理②产量最高(787.2~812.6g),平均796.8g,并与其他4个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④产量540.5~790.8g,平均684.1g,位居第二。处理⑤产量513.0~630.0g,平均582.9g,位居第三。处理①与处理③产量最低,并且二者差异不显著。
单株块茎重以处理②最高,为8.20~8.93g,平均8.50g,位居第一。处理④为5.94~8.09g,平均7.40g,位居第二。处理⑤为5.83~7.21g,平均6.90g,位居第三。处理①为5.21~6.51g,平均5.90g,位居第四。处理③为5.12~5.46g,平均5.26g,位居第五。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2份棉籽皮1份砂子混合均匀后作基质生产微型薯,保湿性强,结构疏松,固定性好。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块茎总数和产量均高于传统用基质蛭石和珍珠岩,并且产量差异已达到极显著水平。1份棉籽皮1份砂子基质结构差、营养差,3份棉籽皮1份砂子基质固定性差,而且这两种配比基质在所调查的性状中均低于蛭石和珍珠岩。
3 小结 论文发表期刊汇总
在二季作地区,利用生产食用菌废弃的棉籽皮和砂子作基质,并且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可以取代蛭石、珍珠岩、草炭生产微型薯,并且优于上述3种基质。可以解决二季作地区蛭石、珍珠岩、草炭资源缺乏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