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中国发展的结实基础,民生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 新闻媒介将选题和写作的角度集中在农民工采取什么样的
家务事,也是整个社会的“家务事”,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公 方式讨薪,甚至有的时候以“跳楼”等字眼作为标题的噱
共资源的委托使用者,新闻工作人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头,久而久之就会给维权的农民工留下只有“跳楼”才能
应该为人民负责,从新闻策划到新闻内容都应该紧紧围绕民 引起社会的注意,而社会上的受众也会出现一种“看客”
生这个主题。虽然新闻要求客观、公正、新鲜、全面,但是 心理,反而降低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
我国的客观性原则同西方国家的客观主义有很大的差别,西 3.新闻编辑阶段
方国家的客观主义认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中应该保持独 新闻编辑是新闻把关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影响媒介
立,避免主观感受的涉入,从理论层面来看新闻本身就是客 品牌塑造的重要力量,所以新闻编辑要对新闻采访中涉及
观事实和主观感受的结合,从实践层面来看新闻从业人员没 到的人的情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实现一种共情,但是
有办法完全保持中立,而我国的客观性原则认为,在坚持党 共情并不是指新闻编辑完全偏向新闻报道中的哪一方,而
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基础上,新闻从业者在报道过程中将 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情感为导向对新闻进行编辑。在
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分离。 “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可以发现中央级的媒介 人文关怀并没有破坏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适应了党 同地方媒体合作,并刊登“寻亲纸条”,帮助汶川地震中 和人民需要的,著名的爱国记者、编辑邹韬奋就受到了 流离失所的人们找到还存活的家人,有的新闻报道中还播 “为读者服务”的赞誉,他设计读者信箱专栏,针对读者 发了“需要挖掘机多少台,联系电话多少”等信息,这些 在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报道,这种方式也被同时 表述和信息虽然繁琐,但是确实汶川受灾区最需要的信 代的报纸编辑借用,并由后人进行一步提升了读者来信的 息,也是外界最想了解的信息,同样也体现了新闻编辑与 地位和作用。 所以说人文关怀并不只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内 受灾区和受灾人民之间心连心。
容与民生习惯,还要在媒介集团运营的各个方面体现。 二、人文关怀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1.情绪化
1.新闻采访阶段 情绪化是民生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一方面 民生新闻采访的事件大多数都是很小的事情,并且通 是因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新闻工作者的生活实践联系非常 常伴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观点,这就需要新闻工作 紧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很容易带入 者透过复杂的事实表面找到新闻事件的核心问题。首先新 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不高, 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例如新 没有遵循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没有给予 闻工作者在采访车祸时,如果车祸的死亡的是一对年轻夫 涉事各方平等的表达平台,让自己的主观感受影响到新闻 妇,记者肯定会对与这对夫妻的相关的人进行采访,如夫 报道内容。
妻的父母,部分朋友和亲属,但是新闻工作者却向二人的 2.同质化.同质化也就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方法等方 孩子采访,向镜头描述夫妻二人平时的生活,这种做法不 面同质化
仅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对未成年造成了影响。这部 例如:每年高考新闻都要预留出固定的版面进行报 分新闻工作者就没有在采访中体现人文关怀,用家属的伤 道,但是大多数的媒介都是在报道今年考生的人数、家长
痛作为新闻的卖点。 送考情况、考生对考试内容的感受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受
2.新闻写作阶段 众也想了解,但是如果所有的民生新闻媒介都在报道相同 新闻的内容是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部分,新闻工作者 的内容那么就是公共资源的浪费。
在撰写报道时通过选取恰当的报道角度,为涉事各方提供 3.庸俗化
一个公平的表达平台。“农民工讨薪”是每年春节期间民 每一个采访对象都应该得到尊重,虽然暗访能够得到 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对这一类事件的报道是为了让社 很多通过正常采访无法获得的信息,但是暗访是在新闻工 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到农民工弱势群体维权困难,并通过社 作者没有办法通过其他办法获取事实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 会舆论影响拖欠薪金的老板早日把工资还给农民工。但是 的行为。但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在未经新闻采访对象同意的的行为。但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在未经新闻采访对象同意的情 金山银山”等个性化语言构建领导人形象,并增强新闻报
况下就开始采访,甚至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得更具有刺激 道的趣味性。
性的信息,诱导未成年人说出记者一开始设置好的回答。 四、结论
三、提高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在提升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方
1.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 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
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失、资金短
为了避免媒介集团品牌形象受损,传统媒体应该加强内容, 缺,影响力下降,因此想要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生存就需
积极转型。“以内容为本”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首要前提,传 要积极地进行转型,新闻编辑和媒介集团的管理人员既要
统媒体转型最成功的代表就是“澎湃新闻”,在坚持内容为 看到新媒体的优势,又要看到自身的特长,不要一味地妄
中心的基础上引进互联网思维,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媒 自菲薄,民生新闻实际上适应了当前受众分化的特点,应
介素养,所以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应该从意识思维、物种 该充分发挥目标受众的带动作用,把目标受众的需要作为
工具和媒介运营三方面出发,学习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并发 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的立足点,增加人文关怀在民生新闻中
挥传统媒体在调查新闻、连续报道方面的优势。 的作用。传统媒介除了增加新闻内容中的人文关怀色彩,
2.缓解社会矛盾 还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同时 新闻报道还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所以新闻报道 还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对采访对象的感情的 要及时地报道事实,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原则,逐渐 把握和理解能力。
扩大两个舆论场的重叠部分。首先新闻媒介要对报道和转 载的事实进行核实,避免假新闻对媒介公信力出现不良影 参考文献:
响,其次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媒介不要出现不报或者忽视 [1] 李永新.论如何加强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传播 的做法,要做到没态度有事实,在不引起社会不良影响的 力研究,2018,2(35):38.
前提下及时为受众传播信息。 [2] 李晓雯,段昊廷.论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J].才
智,2018(29):197. 3.增强新闻趣味性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然具有很强的社 [3] 罗重九.突出人文关怀 做活民生新闻[J].传播力研
究,2018,2(25):39-40. 会影响力,但是在语言表达和用词方面没有做到“三贴 [4] 赵 怡 .民 生 新 闻 如 何 才 能 深 入 民 心 [J].传 媒 评 近”,但是随着《人民日报》转型的深入,在新闻语言方 论,2018(08):93-94.
面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以国家领导人形象报道为例,从 [5] 李 爽 .电 视 民 生 新 闻 中 的 人 文 关 怀 [J].西 部 广 播 电 “权威性语言”转变为“沟通性语言”,通过描述习近平 视,2018(13):36+39.
同志青年生活和家庭情况,让受众深刻感受到领导人的亲 [6] 赵亮.坚持人文关怀 创新民生新闻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
切,改变“集体”语言叙事方式,采用如“绿水青山就是 学刊,2018(S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