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园文化 基本要素 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既要追求自身特色,同时也要把握其基本内核要素。在文化建设中,应当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立足于工学结合,辩证利用、借鉴市场要素,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追求创新,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推动高职教育大发展。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规模基本稳定之后,正奋力谋求内涵提升、特色探索,加强文化建设,培育高职大学精神,走上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根基的校园文化必须彰显其职业教育的本色,并为培育高技能型人才服务。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文化呈现各有不同,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的构建一样,都有一些基本的内核要素,正是这些要素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色。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基本内核要素。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一、文化环境的根基主旨——和谐
和谐是和而不同,是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强调个性又尊重他人,平等竞争又避免冲突,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和谐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根基与终极追求。也即是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将和谐文化追求与现代高职教育价值取向相融合,明确和谐校园建设目标,树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校认同的和谐价值观和基本理念,最终凝聚成恒稳的大学精神,并影响校风、学风、教风与干部作风良性发展。相互支撑、联通一贯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念体系,必须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从文化硬件环境建设上看,要求有统一的风格,讲求色彩的平和、空间的协调和应用的方便;从文化软件环境建设上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竞相发展而又能相互学习,不同思潮与技术流派百花齐放而又不误入歪门邪道,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而又不相互冲突;从文化制度设置上看,鼓励个性发展创新突破而又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共同追求,有统一的标准而又不囿于陈规,追求文化的自觉与精神的升华;从学校的总体运行看,政府的管理与支持到位,校企合作互动多赢,师生关系和谐,特别是人才培养符合市场要求,学生毕业后受到市场欢迎,并且能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和谐语境的高职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的和谐包括制度体系、物质系统、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主流文化的和谐,高职教育应该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建立起以和谐为根本基调的文化氛围与和谐校园。
二、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工学结合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许多的方法和手段,从高职教育办学的根本特色与技能人才培育的有效渠道出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当而且可以是其文化构建的重要平台与不可或缺的路径。工学结合是社会与教育的结合、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市场与教学的结合。“工”蕴涵企业、行业、应用、市场等要素,“学”内含学校、教学、学生、学术研究等涵义。高职教育是教育文化和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彰显“工”的特点,主动实现教育与特定的职业岗位和企业文化的融通,即融进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素质,依托行业企业文化和职业特点来构建。实践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善于利用“工”的力量,充分借助企业的力量,让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文化建设。从工学结合出发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对学生基本的专业文化培育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文化素养要求有效结合起来,在合作中让师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也让企业资本、企业家走进校园。互动中,既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也让学生知晓企业岗位要求,毕业时顺利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还要让教师经常下企业,了解职业岗位最新技术的变化,通过技术开发、科研合作服务企业。实训基地可以校企共建的方式,校园文化设施也可以校企共建共享,文化活动可以邀请行业大师、企业家讲学,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让企业冠名校园文体竞技比赛等。工学结合势必改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我封闭格局,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对接,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文化影响的关键要素——市场化
“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市场经济不仅催生了高职教育,而且也提供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恒久动力。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市场化”影响同样深刻而广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化与市场并不两立,市场需要文化,文化建设需要借助市场,不管是市场经营手段、市场信息、市场理念等,大都可以“拿来”。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教学一样,应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强调面向市场、围绕市场,行动紧跟市场,发展切合市场,以市场人才要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更主要的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是讲求效率原则与综合回报。虽然文化的投入产出与一般的市场经济行为不完全相同,教育与文化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求社会效益,同时在运作中也要借助市场效率原则,讲究投入与产出比,在文化投入与文化活动中求得投资的最大回报。二是竞争原则与优势追求。在文化理念教育中让学生知道,市场的竞争是永恒的,不管是校内学习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要面对竞争。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确立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坦然面对竞争的失败和挫折。三是开放原则与多样化发展。市场是开放的,文化建设也秉承开放的原则,校园开放办学,包容借鉴其他文化,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多样化成才。还要注意的是,过度市场化对文化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一份清醒,守卫教育的底线,张扬文化的力量,反对“市俗化”、“金钱论”与“唯市场致上”。四、文化本质的主导要素——以人为本
建设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重大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人是文化的介体、载体、对象和创造者,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只能服务于人和作用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既是文化的起点,又是文化的终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必须把“一切为了人”和“一切依靠人”高度统一起来。建设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职教育发展本身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培育技能人才,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充分体现了为了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培育人的原则与理念,使学生在良好文化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潜能和创造活力,实现成长成才。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需要着力建设既引导人又尊重人的精神文化,既规范人又依靠人的制度文化,既影响人又激发人的行为文化,既服务人又发展人的物质文化,最终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五、文化活力的源泉之魂——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高职教育与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将创新纳入校园文化范畴,从文化理念上引导师生树立勇于创新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取向,培育并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创新型文化,不仅可以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一股永恒的活力,而且是高职院校保持旺盛发展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能立足市场取得辉煌成就,无不与创新有关,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必然包容创新的精神并因创新带来无穷活力。高职教育通过创新型文化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激励校园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高职文化建设中,将创新行为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是高职教育发展、变革和创业的要求。第一,创业和创新紧密联系。创业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非常必要,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需要。第二,创新是高职教育核心能力的要求。高职教育现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取胜,如何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必须不断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院校终将被市场所淘汰。高职院校要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要投身创新,学生要学会创新,树立创新的文化精神,这样才能不怕困境,勇立潮头。第三,创新是变革的要求。所谓“变则通”,变就是创新。新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从规模发展向内涵特色发展,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文化,建立创新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变革和发展。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求异思变、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培养科学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开拓能力、开放意识,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当然,我们也要反对单纯为创新而创新的急功近利倾向,实施理性创新,真正把创新应用到工作中。创新和发展演绎出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反过来成就新的创新,推动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崛起。
当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地方性、职业性、国际性,借鉴其它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取长补短,加强整合,切实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品牌、效率、法制、环保等精神融入到文化建设中,才能最终形成高职教育一种特色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发展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芳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及其路径[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2]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3]黄庆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9,(01).
[4]潘春胜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