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说理想——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析
2013年11月01日 17:04 作者:张 敏张 敏
(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新课程,新理念。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的有效课堂如何构建,如何创设理想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加强心理辅导,树立远大理想;呼唤理想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融合文本内容,彰显理想活力”几大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理想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学生尽情读,放开议;应是应是简约如水,干净清爽——长文短教,大胆减掉不必要的环节,一课一得,综合考量;应是条理清晰,一线贯之——每节课设计一到两个主问题或话题,并贯穿整个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多元的,是以生活为原型的教学。高中语文渗透了理想教育,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一、加强心理辅导,树立远大理想
心理辅导是指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走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尊重与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个别问题个别对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辅导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加强理想教育,合理的观念产生健康的情绪,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自我分析、监督、强化以改善自身行为,必要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帮助。
圣人与我同类,只要我们努力追求,就能达到,志有多高,路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育的宗旨是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在能量未被开发出来,普通人几乎是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的很小一部分。人的潜能如果不加以开发,就会自然消退,不复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不敢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遇,最后带着被埋没的才能和无尽的遗憾,默默地告别了人世。
二、呼唤理想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理想课堂必先有理想教师,理想教师必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唱好语文这台大戏,就必须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予以充分认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铲除学生、教材、知识之间关联的障碍,让学生能与教材很好地交流,理想的教师是一座桥,将学生引向理想的彼岸;理想的语文教师语言美好、得体、激情四溢,充满艺术性,举止谦和温文,大度端方,充满修养感,学高德范,可称天使;理想的教师会引导学生由教材生发开去,由课堂走向课外,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培养阅读习惯,给予阅读奖励,理想的教师不是传声筒,而是一把金钥匙;理想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给学生以刺激,给他们以能量,提出自主创新的要求、激发自行发展的欲望,激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甜头,理想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理想的教师是发动机。
更新教育理念,语文教学要有浓厚的“语文味”, 要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语言文字,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将教师的体验、情感与文本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交融,并产生和谐共振,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要引导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维,引领,学生真正融入了文本,充分感悟了“言外之意”,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激荡和性情的陶冶。在平等睿智的对话中,生成精彩。
三、融合文本内容,彰显理想活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具体事实,把具体事实理论化,再进行反向思考,现代的社会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思想和流派杂夹在其中。我们接受并且包容这些文化。我们要经常性地以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做一个积极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如:《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笔者本着一课一得的构想,在教学本课时,重点强调了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
1.找出塑造主人公“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
2.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同样是写秋,让你写这些景物你怎么写?
生1:我会写秋天的美丽,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那竞自由的霜天里,这里有碧水,还有那会飞翔的小鱼,秋天真美!
生2:我会写秋天的丰收景象。
4.古代诗人是怎样写秋的?
生1: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生2: 曹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生3: 曹雪芹:“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生4: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船渔火对愁眠。”
5.同样是写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毛泽东怎样的精神?我们和毛泽东的感慨有什么不同?
生:表现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他在别的诗词里也有反映,如《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等诗句,都反映了他非同常人伟大理想。
6.出示毛泽东16岁时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让学生体会本文在写秋的独特之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教育不光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作为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联想,将过去的或现在的有机地融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忧患和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筑起乐观向上的坚固长城。
总之,理想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更应该是放飞理想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建新.守望教育的理想语文[J].教学通讯,2011,(12).
[2]朱祥海.理想的教育应当是什么[J].辽宁教育,2012,(20).
[3]曹虹.追求教育理想 享受教育幸福[J].江西教育,2010,(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