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扩展阅读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基础性等特点,同时语文阅读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具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要想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要积极开展课内拓展阅读教学,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此外对于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实际予以针对性的解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阅读认识不够重视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教材中的课文,对于课本内容的讲解十分细致,忽视了拓展阅读的开展,这也是我国小学阅读课堂效率不高、阅读教学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基本上都是由于教师对阅读认识不明确、不重视造成的[1]。
2.教师过度分散文章内容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很多教师都会对阅读文本进行细化分析和分层讲解,过分的分解内容导致阅读失去了根本的意义,不仅如此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阅读题材的真实感悟。
3.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机械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因此许多教师还在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机械,无法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有效策略
1.坚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原则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形式多样化、与新课标紧密联系等四大原则。在教学中首先要以教材为根本,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拓展阅读材料,不仅每篇文章中都蕴藏着大智慧,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太小,他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将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和隐藏的道理展示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领域进行阅读探索,避免学生始终沉浸在某一个题材中。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与之类似的文章做成小视频给学生播放,然后在课上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问题辩证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
2.培养小学生在阅读思考能力和兴趣
小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能够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不要阻碍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和想法时教师绝不能否定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会被淹没。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师恩难忘》这一课中,文章作者提到了对课文中的田老师难以忘怀,这种难以忘怀的主要原因在于:田老师在每讲一篇课文时,老师都会给学生讲相关小故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课文讲完后教师会给学生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对课文做出深入思考。文章中田老师的这一做法对学生学习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小学阅读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语文阅读时,都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对于这些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慢慢积累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能够流利的朗读,在阅读中有清晰的思路,对文章的内涵有所感知,从而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九寨沟》一课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这样能使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在领着学生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文章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片文章虽然使描写九寨沟的景色,但是它还有歌颂自然的意思。通过这种有浅入深的阅读教学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3]。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课内扩展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这种阅读教学还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强化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以此来使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春燕, 石汉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J]. 新一代月刊, 2017(3).
[2]杨苏.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2).
[3]谭湘洪.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