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一个自然气候恶劣灾难频发的岛屿国家,其建筑中并没有持久、永恒、坚固的观念,而与之对应的是脆弱性、临时性和短暂性。而石上纯也作为“白派”新的代表人物,师承妹岛和世,沿袭了白派建筑的“轻、薄、透”理念,将建筑的脆弱、短暂、暧昧通过“消隐”的建筑策略发挥到极致。
1 信息时代建筑特征当今信息社会依托互联网技术使得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有了去中心化,消除等级等特质,这使均质、模糊、不确定性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关键词。石上纯也通过对信息时代的认识说道:“与其原封不动地实现显示器中的世界,还不如去消除现实空间的等级,我感兴趣的是消解了真实空间的等级之后会出现怎样一个空间,从中体现出的一种‘抽象性’究竟是什么。”正是石上纯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信息时代的去中心化、均质性,使其作品极力展现出了平等、均匀的去等级化和均质化,所有的建筑构成要素都被均匀的并置。
2 “消隐”建筑策略之均质化作为日本白派建筑师代表,石上纯也师承妹岛和世,妹岛和世又师承伊东丰雄,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寻找出柯布西耶与密斯两位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子。伊东丰雄最早针对信息时代提出了建筑中存在的流动感,而流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就是表现为均质化,这承袭了20 世纪密斯的“通用空间”的理论即均质化平面。柯布西耶在1927 年提出的多米诺体系就是流动空间解放的原型,在白派建筑师这里被提炼为板和柱两种元素,强调空间边界的模糊化,弱化内外环境的边界感,达到内外空间的均质化。对于均质化妹岛和世曾说:“应把焦点集中在一个可以胜任多种功能的均匀同质空间上,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建筑中注重强调奇异的或是例外的元素,则自相矛盾了”。这正是石上纯也实现他的“消隐”建筑所需要的均质化。
石上纯也的建筑强调建筑、自然、人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建立在无等级差别上的,对于石上纯也来说建筑与植物、家具一样,是同等重要的存在,植物不是建筑的他者、装饰品,让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是石上纯也追求的建筑“消隐”。
而这种等级的“消隐”带来的是平坦化特征,即均质化,将自身置于与其周边相关元素平等的均质网络中,而不过分突显自身,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建筑自身的“消隐”。对石上纯也来说,形式、材料、结构、功能等都是等同重要的,不管是影响承重结构的技术策略问题,还是建造过程中的节点逻辑问题,又或是空间的功能组织秩序问题等,这些问题每一个都不分主次等级的,是去中心化的,这种传承于妹岛的均质扁平的建筑策略贯穿了石上纯也的设计。这种等级的“消隐”是建筑构成要素去中心化、均质化的表现,这种均质化的特征恰好贴合石上纯也对信息时代结构的认知。
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将日本年轻建筑师的均质化归纳为两点:1. 将建筑表现集中在表层,2. 打破建筑中各层面构成和秩序关系。石上纯也作为新锐建筑师恰好具备这两点,他早期在妹岛事务所负责DIOR 旗舰店的项目,这个建筑形体简单外表无凹凸,采用非呼吸式双层表皮弱化了建筑边界),通过这样集中于表皮的设计传达了个性均质化的美学世界。后期在石上纯也的个人建筑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力求打破建筑的构成与秩序,从空间秩序、材料表皮、结构等各个方面达到建筑均质化从而去表现其“消隐”的建筑策略。
3 结语综上所述,石上纯也的案例只是对当前或者未来建筑可能性的实验。石上纯也的建筑构成的所有要素:形态构成、空间秩序、结构、材料等都被赋予了同等的重要性,消解了体量、材料、结构和空间之间的等级关系后的建筑是石上纯也所追求的“轻、薄、透”的极致——“消隐”。石上纯也的设计作品中,均质化与模糊性始终贯穿其中,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石上纯也“消隐”的建筑策略背后的,是信息时代下强调的去中心化,石上纯也无论在建筑还是装置作品中,都试图使它们与环境发生联系,而他“消隐”的建筑策略恰好是建筑在信息时代下均质化特征的代表,均质化也正是其建筑“消隐”的手段。
参考文献:[1] 谌利.消隐于环境中的建筑风景[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周渐佳译.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的抽象性与30岁建筑家的感性[J].
[3]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4] 杨文默.石上纯也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 李江.建筑的可能性——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访谈录[J].世界建筑[6] 柳亦春.像鸟儿那样轻——从石上纯也设计的桌子说起[J].建筑技艺[8] 石上纯也(日).建筑的新尺度[M].日本:青幻社[9] 五十岚太郎(日).刘峰,刘金晓译.关于现代建筑的16章[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石上纯也(日).small images[M].日本:INAX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