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大院的建筑技术研究
2014年4月22日 17:15 作者:袁彦廷袁彦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5
摘 要:建筑技术不但是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形态的重要组成元素。徐家大院是武安民居在清末民初时期最成熟的建筑技术的代表。某些细节处理不乏独到之处。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对当今生土建筑的营造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排水系统;排烟通风;防潮除湿
Abstrac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building form. The xu’scourtyard is one of the most ma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Wuan residences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There is no lack of some details. Itnot on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echnology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learning and reference on today's raw so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276.3 文献标识码:A
徐家大院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是清末民初时期武安商人建造的大型宅院。此宅院分东、西两个宅区,由一条马道相连。西宅为一进四院落,设有东偏院。下面将从排水系统、排烟通风和防潮除湿三个方面对徐宅的建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排水系统
风水先贤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水在中国传统风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风水中认为天门开阔则主财源广进,地户闭藏则主财用不竭。可见排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院主人聚财纳福的运势。尤其是商人宅院在排水设计上更为讲究。
1.1屋顶排水
徐家大院的屋顶形式多为平屋顶,但有一定排水坡度。进深较小的厢房大多采用单向排水,进深较大的正房则采用双向排水。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将屋顶的水排向院内,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屋顶排水采用自由落水,屋顶找坡是通过室内的梁架结构实现的,檩和梁通过蜀柱搭接,蜀柱长短的变化决定了排水的坡向。屋顶女儿墙的墙根处开有方形的洞口,洞口下部设置沟眼,并从沟眼处伸出排水槽。为了不使墙面受到雨水的侵蚀,排水槽通常都会由四五层砖以叠涩的方式挑出墙面,并且在槽底用叠放的瓦片铺砌,端部设有“滴水”。
1.2地面排水
徐家大院的地面排水首先是每进院落的排水,从院子的西北方向排向东南方,汇集与院落东南角的排水口,然后水由后一进院落排向前一进。不过由于徐宅的第三、四进院落与东边的偏院相连,所以雨水先由主院排向偏院,再从后偏院排向前偏院,最后通过与偏院相连的马道排出院外。(图1.1)图1.1 徐家大院地面排水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绘)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影响,只能满足自由排水,所以只有靠地面高差来实现。大院的排水最终排向院外,因此大院的整体地坪都高于院外地坪,大院中后一进院落高于前一进,主院高于偏院,偏院高于马道,马道则高于村内的街道。为保证每进院的排水坡向,在地面营造的时候采用“三步一阶”定平法。定平就是定院落最低处的位置,以此作为基点确定各建筑物的标高。通常首先确定整个建筑群东南方向上的“沟眼”位置。沟眼的最低处应高于院外自然地坪。然后再根据这个高度逐渐往里增高,越往西北方向应越高。[1]图1.2 徐家大院地面升高做法(图片来源:自绘)马道的地面铺装采用“御路”,这种地面中间微微鼓起,向两侧做泛水,因形似鱼背,俗称“鱼脊背”。排水沟设于马道与院墙的相交处,直通院落大门。与此相对,村内道路一般呈“漏斗”形,两端高于中间,水汇入道路中央再随地势高低排出。这样一方面可避免大院门前积水,另一方面也保护了院墙不受水流侵蚀。道路排水最终会汇集到村中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再排入村外的河流或田地。
2.排烟通风
通风条件的好坏可以影响温度、湿度等室内热环境,进而影响人体的舒适度。因为大院中的炊事活动和采暖都在室内进行,所以通风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徐家大院东偏院的第一进用作厨房,厨房的灶台紧靠在窗下,烟气可直接排向窗外。(图2.1)此外屋顶还设有天窗(图2.2),天窗顶板由短木支撑,进行炊事活动时打开,在室内形成空气对流,有效排除烟气和蒸汽,平时可以落下,以免热量散失。图2.1 徐家大院厨房灶台 图2.2 徐家大院厨房天窗(图片来源:自摄) (图片来源:自摄)徐宅室内的卧具采用火炕,使用柴木和煤泥作为燃料,火炕的侧墙上设有存放煤泥的窑,地下设有炉渣窑,火炕的前缘原本连接着灶台,柴木通过灶台顶部的炉口添加进去。这种连锅灶可进行炊事活动,所产生的烟气会顺着炕内的烟道将炕暖热。炕内采用空斗砖的砌筑方法让烟气与炕的接触面增大,烟气最终会通过与炕链接的墙体内的烟道排到室外。排气口的位置较为隐蔽,不像山西民居在屋顶耸立烟囱,这里的排气口位于侧墙上,并且通常会在其上扣以一个虎头纹的瓦当,即使这不起眼的装饰也给墙面增添了情趣。
3.除湿防潮
除了屋内的空气流通,房屋结构也要保持干燥,以延长使用寿命。地面防潮一般通过抬高地基来实现。徐家大院的正房均设有半米以上的台基,可使室内不受地面潮气的影响。屋顶防潮主要是保护屋顶的框架结构。徐宅的室内高度逾四米,墙面由砖石砌筑,仅前檐墙可以开窗,后檐墙封闭,不利于屋顶散潮,为此,在屋檐的下方会设置若干气窗。气窗可使室内靠近地面的冷空气与屋顶处的热空气形成对流,大大改善室内的通风条件。墙体防潮是为了保证墙体内部结构的干燥,徐宅的院墙厚达50厘米,仅靠墙体两侧的空气对流,作用有限,地面和空气中的潮气容易淤积在墙内,久而久之会使结构受损。为此,大院将屋顶的女儿墙用空斗砖的做法砌筑,并且在女儿墙墙根处设有通气孔,通过烟囱效应的拔风作用吸湿散潮。
4.结语
本文对徐家大院的建筑技术问题予以探索,从排水系统、排烟系统、除湿防潮三个方面探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营造良好的室内外生活环境。徐宅那种被动式的排水技术,有效利用烟气剩余热量采暖的方式,以及利用拔风为墙体除湿等高效节能的乡土生态技术措施,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成就,也对现代建筑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