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教育心理学
  • 浅议初中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

    2017年3月08日 09:58 作者:黄正芳

    黄正芳

    (陇西县渭北初级中学甘肃定西7481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

    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践活动;意识;能力;自主合作探究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知

    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育,只重视课内而忽视课外。数学教学

    更侧重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

    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新的课程标准规定:我们要使学生既

    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一、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地位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

    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开展初中数学实践课

    的教学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单一传统的

    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

    教学。实践活动在实施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学生进行

    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首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社会实践

    活动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又能用实践中得来

    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

    新意识。

    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特殊

    的作用,学生的禀赋、爱好及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是相当大

    的,课堂教学的集体性和进度的同步性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

    体差异,而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再次,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同步发展时期他

    们喜欢活动,精力充沛,加之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很容易受

    具体事物感染。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作为主体去

    参与实践活动,在互相交往的合作中进行智力活动,有效地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

    前苏联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

    需要,就必须让学生过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作为实践活动的

    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三种意

    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四

    种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发明

    创造能力。

    四、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方法和原则

    初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

    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活动,以适应

    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数学实践活动课内

    容的选择可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

    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

    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趣味性: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

    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作为我

    要做”。引导的话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

    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

    (三)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

    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

    有所发展。

    (四)合作性: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

    织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只起引领、组织的作用,学生可以自

    主合作学习,教师不包办代替。如果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学

    习,他们的个性特长就会被扼杀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鼓励性: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

    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肯定他们的探究意

    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亢奋,自信心增

    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主动发展得以加强,数学能力得以提

    高。

    (六)“统一”和“自由”相结合性。由于数学活动课的内容

    有时含有隐性的特征,如果放任自由,活动内容就得不到监

    控,所以有时活动内容必须统一。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层次

    的参差不齐,个性特长的不同,有时允许他们自由选题,自由

    选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注意的问题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防止合而不作。数学实践

    活动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

    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

    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也是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

    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转变为活动的组

    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不宜限制得过多,更不宜包办代替。

    (三)加强实践活动的总结,防止不了了之。客观、正确地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应组

    织学生进行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

    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充分体现“在过程中学”的教学

    理念。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课外

    实践活动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过程生动活

    泼,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合作性、自主性得以提高,是学生学

    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是创造发明的源

    泉。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