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16年8月03日 16:13 作者:刘志厚

    刘志厚

    【摘 要】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育模式都较为单一,使得我们的课堂教育效率不高。我们研究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现,该课课堂基本沿袭了灌输式教学的方式,整个课堂都以说教为主,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脱离了生活,这样的课堂使得学生思维能力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与生活完全脱节,学生很难形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习惯。所以我们就初中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逐渐完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用科学先进的思想指导生活实践,所以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运用到课堂中。当然,用生活实践也可以解决课堂中的许多难题,所以课堂教育和生活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知识可用价值,就必须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让课堂教育走出传统思想的桎梏。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辅相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越来越显现出了其局限性,过于僵化的课堂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效率不断降低,又因为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传授课本知识,与生活严重脱节,第一,造成了课堂教育无法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指导生活实践;第二,枯燥的课堂教育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无法更好的提供自身素质,不能提高自身思想境界。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必须生活化,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

    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将课堂生活化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学生的思想形成过程主要是靠自身体会,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引发其内心感触,并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方法相比一味的根据课本说教的方法更适合现今的教育要求。初中思想教育课堂生活化,是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育的目标,使得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思想境界的提高,培养学生自身独特的思维能力。

    二、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加强师生课堂交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要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育生活化,首要需要作出改变的是老师, 老师需要改变授课方式,改革教育理念。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活跃度,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因课堂过于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应鼓励学生课堂参与度, 使得课堂更为生活化,让学生走出老师思维的局限性, 善于表达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再次,老师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不要过于局限于课本内容而过于彻底的否定学生的思考,在不挫伤其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其正确思考。

    (二)提高教育目标,改革教育模式

    中国的教育大多都以应试为目标,所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都是局限于课本中考试范畴的内容,甚至老师会教授学生应试能力和技巧,这种学习目标过于局限, 而且远远偏离了学习的根本目标,就拿初中思想教育课程来说,其教育的最初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规范其道德行为、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考试只是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及更公平的选拔人才,而现今的教育去早就把应试作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得现今的教育本末倒置,教育效果低下,有能力的人才道德素质跟不上,有道德的人能力低下。所以我们的教育面临很多考验,所以针对初中思想教育生活化这一方法,我们要提高教育目标,改革教育模模式,对于具体方式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几点建议,第一,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以提高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改正错误的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优质教育。第二,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道德、情感、知识水平,例如;走出教室的课堂, 在生活中体会是非对错,再与课本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这些方法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来说是非常可行的,对思想教育课程生活化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初中思想教育课堂的生活化是适应社会要求的大胆尝试,我们需要创新思维,积极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实现,避免跟风式的改革,要时刻以改革效果为参考点,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教育时刻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提高人才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名族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袁加兰.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J]. 文理导航(上旬),2014,(12):89-89. [2] 张寿康.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J]. 新课程学习• 下旬,2014,(12):264-265.

    [3] 郑爱月. 浅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J]. 考试周刊,2013,(86):119-120.

    [4] 韩芳奎.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J]. 科教导刊,2013,(15):112,125.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热闹学校)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