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作为的反思及改进
2013年10月31日 16:32 作者:余青松余青松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53)
摘 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本应是教师通过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的心灵碰撞,引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灵性的地方,是师生共享知识和获得智慧的殿堂。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这种所谓的对话教学出现了很多误解,违背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师生平等对话进行教学的真实意图,很多教师由于理解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的“对话”不作为。本文对此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不作为;反思;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不作为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应充满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与此同时,必然要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播,乃至必要的讲解。其过程应该充满了师生间的讨论沟通理解,必要时也离不开精彩精要精湛的指导。这种对话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平等对话而不要教师的讲解指导。笔者恰恰以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既然是平等对话,师生双方都应该有话语权。但是由于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论理解不到位,有很多老师误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领导甚至硬性规定教师每节课上讲解点拨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或十分钟以内,否则算作本节课不合格。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种种“不作为”的情况。例如: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好方法,有的老师就一次又一次的运用这种方法,既没有明确每次朗读的目的,也没有明确每次朗读的要求。学生读错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也不纠正、指点,听任其滑过去;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也不让学生咀嚼品味,赏析,畅谈感受和领悟。殊不知,朗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让课文入目入耳入心,与作品和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心灵,从中学习语言,汲取营养。也有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无点拨,无指导,目的要求不明确,讨论内容与文本不沾边。而教师或忙于准备下面的教学环节,或不知所措的站在讲台上,即使走到学生们中间,也是俯身倾耳的作秀一番,根本不是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样的课,教师虽然看似符合了新课改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精神,让学生有所作为了,但其实,学生并没有发现质疑探究出什么来,教师虽然参与了课堂教学,但实质是没有作为。也有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学生对话过程中“不作为”,任由学生随意发挥,漫无边际地自说自话,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脱离文本视野,缺失文本内在价值的对话,是一种没有灵魂和质的“空对话”。这样在对话的过程中没有意义的生成,对话只能成为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对话的氛围越热烈,学生思想的天空就越模糊。
二、关于语文课堂 “对话”不作为的改进建议
(一)不能滥用感悟,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
平等对话,师生双方都有话语权。由于对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理解的不到位,有些教师误认为上课自己应少讲乃至不讲,否则,就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他们的自主积极学习。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作为”的情况。比如: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某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感悟”。无点拨,无指导,要求泛化。朗读是学语文的好方法,整堂课学生朗读课文未尝不可,但每次朗读应有具体的要求,要求应循序渐进。读错的字,读不顺的句子要指点,不能听其溜滑过去;关键词句、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咀嚼、品味,谈自己的感受和领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当今课堂上学习不可能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反反复复读,因而,必要的指点就不可缺少。再说,朗读的目的就是要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入目,入耳,入心,与作品和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心灵,从中吮吸语言和思想的养料。故而,口读必须心想,精要之笔要琢磨,教师的点拨同样不可缺少。感悟也好,整体感知也好,总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怎可能有真切的感受?
(二)不能滥用讨论
讨论是课堂教学很好的学习方法,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可全班、小组、学生之间讨论,可师生共同讨论。然而,有几点必须把握:一是探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理解文本中起怎样的作用,芝麻绿豆无关紧要的就不必大动干戈。二是讨论的过程中可能生成课程资源,但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要辨别、筛选,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三是须紧扣讨论的目的要求,不能“放羊”,听之任之,名为讨论,实为闲扯,与文本不沾边。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往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有情,启人心智,令人信服。如果“放羊”,教师“不作为”,学生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讨论流于形式,实质就会被掏空。
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话语权,不该用的时候滥用,当然会抑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体会、独特的见解。教学从来不能一味求同,要鼓励学生有求异思维、创新思维。但教学毕竟不是杂乱无章,各行其是,正误、是非、深浅等总要组织学生辨别清楚,进行指导。就这一点来说,教师的话语权须牢牢掌握,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大的学生面,无师自通毕竟是极其有限的。
(三)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恰当的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语文教学中的伪“对话”和“不作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不可能自然生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老师的不断激发持续培养和努力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