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2017年8月10日 08:38 作者:lunwwcom【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虽然世事变迁,然而传统文化却一直传承下来,并对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加以详述,而后对其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意义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人生观;渗透
展的各种优良心理品质。 创新人格虽然是人的天性,但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仍需要学校加强教育,促成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格的养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来自国外文化的冲击,这些外来文化正对处在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传统文化与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至关重要。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使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是加强中学生文化修养以及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形式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外来文化的挑战,鲜有人来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在网络越发发达的今天。 这就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造成了困境。 比如西方的诸多节日越来越受到推崇,无论商场促销还是一些聚会,都会选择西方的节日进行,还有一些社交网站等也都大力宣传西方节日,现在有更多的人关注西方的文化,与之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则受到了诸多阻碍,比如学生对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在中学生中,有更多的学生更愿意去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且对这些节日的历史渊源都有一定的了解, 可是对于我国传统的节日,中学生对其所知道的则十分有限。这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得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得到加强,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使其对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精神力量更加明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其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传统文化重在传播一种以人为本、兼爱非攻的一些优良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尚品质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理想新年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教育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对于今后成为肩负中国发展重任的创新人才来说,如若理想信念不坚定可能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因此,必须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备超越个人及其所属小团体的利益、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品格。由此可见,创新人才只有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奋斗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并在为实现崇高远大理想的奋斗中,做到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坚定的人。
2.加强道德教育,摆正创新人才的“三观”
道德教育就是要求大学生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德才兼备是一位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创新人才通常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能冲突的矛盾,在此关键时刻,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摆正创新人才的“三观”。 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应该加强将创新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供平台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 以此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才是我国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正是我国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创新环境的优化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不可能离开环境而孤立地存在。 因此,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中,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加大力度优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肥沃的土壤。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新进取氛围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环境支撑,为了使创新人才破“土”而出,需要全社会关心人才成长,对创新人才既要放手使用,又要悉心呵护,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误。[1]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弘扬主旋律,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站,大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多为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创新激情和活力,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加强平台建设,提供创新科研机会
创新需要个人张扬,但也需要合作,创造层次越高,对合作依赖的程度越大。 通过合作精神教育, 使创新群体保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创新能量“内耗”,进而使创新群体中的个人或集体都能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获得一种社会性的能量,保证个体的创新潜能得以实现。 因此,培育创新人才也需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时国.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功效[J].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