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4年5月07日 10:18 作者:刘 静刘 静
(甘区水政监察大队 116600)
[摘 要]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特殊群体。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也是全党和社会共同所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07-01
引言
蜡染(batik),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古称蜡、“蜡缬(xie)”、“ 点蜡幔”或“蜡缁(zi)”。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一代传一代。可以说,从我国的染织技术开创时,蜡染就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称之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作为蜡染工艺的创始者,西南民族将蜡染技艺保存下来,并流传至今。贵州是苗族蜡染的最具代表的地区。将贵州民间的蜡染实物与出土文物来对比,可以看出很多花纹图案都很古老,保存了“斑驳花衣”的古代风格。贵州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其代表作当是分布和用途都极广的苗族蜡染,全省约有80%的苗族地区使用蜡染,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一、苗族蜡染与苗族习俗
一个民族的习俗,就是由这个民族在其世代延续中靠约定俗成的习惯构建起来的人际生活规范。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它是构成民族特色的要素,同时又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有风貌和丰富内涵。在蜡染盛行的地区,苗家人无论老幼,其服饰、衣裙、头帕、背扇上总有或精致或粗犷的蜡染为饰。姑娘结婚时穿的“上轿衣”、百褶裙,小孩出生后用的围片、背扇、口水兜,安葬死者的寿被,走亲戚盖竹篮的“盖篮帕”,无一不是蜡染制品。
二、苗族蜡染世代传承的原因
在中国漫长的染织史上,蜡染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带动了一时的流行,而风过之后,依然是织绣的天下,蜡染却几近消失,只有蓝印花布继承了一些遗韵。而在云淡风轻的西南边陲,苗家妇女却将蜡染艺术如同血脉延续般代代相传。她们如何将这一艺术保存并发展到极致的呢?我想做如下分析:
* 从历史上看
蜡染本来就是西南少数民族最先发明采用的,尽管中原地区在北朝和唐代盛行蜡染,但这不过是类似于“胡服”的流行,并没有形成持久的审美心理定势,而西南各民族对蜡染却赋予一种类似于祖先崇拜的功能。
* 从政治格局看
历史上中国内地一直处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战乱与和平交错的状态苗族因受大山阻隔,没有外来文化的侵入,苗族对蜡染一直保持着亲人般的感情。
* 从经济发展来看
苗族处于相对稳定、封闭、停滞的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一直占上风,这就决定了苗族社会变迁的进程是缓慢的,这也是古老的蜡染习俗得以传承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 从文化传统看
长期以来,深山里的苗族处于传统的乡土社会,在他们眼里,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便是他们的未来。对于传统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遵循和维护,而不是参与和改造。
四、苗族蜡染染料及工艺
1 、蓝靛种类及染色
在诸种植物染料中,蓝靛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蓝靛色泽浓艳,牢度非常好,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喜爱,从我国出土的历代织物和民间流传的色布、花布手工艺品上,都可以看到蓝靛朴素优雅的风采。从文献看,可以确定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开始用蓝草染色了。东汉时期马蓝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在西南地区,蓝靛已经成了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作物。由上可见,制靛工序主要的两个步骤是:
* 浸泡,浸泡是为了将菘蓝甙从植物的细胞组织中分离出来
* 加入石灰,是为了水解其酯键,游离出吲羟,氧化成靛蓝。
2 、苗乡常用的彩色植物染料
贵州黔西北地区的苗族蜡染以彩色著称,主要流行于安顺、织金、黔西一带,往往在蓝色的底子上配红色和黄色或与蓝靛套染成为棕色、绿色等,显得典雅华贵。这些染料少量是矿物染料,如朱砂、石黄,但大多数为植物染料。
(1)红色的染料有椿树皮、茜草以及苗语称"途情"的野生植物。
(2)黄色的染料有栀子、槐花等。栀子有种植的,也有野生的,槐树也是一样。栀子染深黄色,槐花染淡黄色。
(3)绿色的染料是绿条刺。
(4)黑色的染料有野山柳、野杜鹃、板栗壳和皂矾、五倍子等。用野山柳、野杜鹃是取其叶子,用板栗壳、五倍子等是取其果实。
(5)灰色的染料有烟籽、油麻秆、稻草。
五、苗族蜡染工艺
苗族妇女只需几把铜片制作的蜡刀,在没有铜片之前用竹签或竹刀,还有蜡(蜜蜡、树脂或石蜡)、熔蜡的瓷碗、保温的炭盆、撑布的木板、染料(蓝靛)、染缸、洗练过的白布(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织物)、浆布的魔芋浆或白芨浆,然后用稻草、竹片当尺子,用竹筒做圆规,或剪花鸟纸样在布上摆图案,或用针尖、指甲在布上定位置,就可进行精彩的点蜡工序了。
蜡染的大体步骤:
构图——点蜡 ——蓝靛染色 ——退蜡整理
六、苗族蜡染图案
苗族蜡染图案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苗族写意与写实两方面的技巧与才能。从纹饰题材上看,苗族蜡染图案源于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历史文化的写意;从纹饰归类上看,苗族蜡染图案主要分为两类:写实的自然纹样和写意的几何纹样。自然纹样中,动物纹有牛、龙、鱼、虎、蝙蝠、蝴蝶、螺蛳等;植物纹有菊、荷、石榴、葫芦等。这些题材都来自他们十分熟悉的自然界,但在造型上又都做了大胆的变化和夸张的艺术处理,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几何纹样包含有十字纹、万字纹、太阳纹、星辰纹、井字纹等自然物象几何化的纹样,多是他们的祖先传下来的。黔东南是最大的苗族聚居区,也是保持苗族社会特征和文化特性最为完整的地区,其蜡染的突出特点是:动植物纹样造型大胆夸张、神秘古朴,纹样以龙、鸟、鱼、蝶为主;黔西北地区苗族服饰习俗与前者有极大的差异,蜡染亦独具风格,与别处不同,图案极为抽象,以蝶、鱼、花卉、几何纹为主,线条精致;黔南的蜡染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特色,图案题材多样,具象纹样较多,生动活泼,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结语
随着苗乡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使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因此现代苗族人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这不禁令人抚掌感叹:苗族传统蜡染应走向何方?
这时,传统与现代必须找寻一个结合点。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开始追求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情调和自然美的意境的效果。而苗族蜡染由于得益于神话传说故事的滋润,没有功利之心的束缚,所以它使苗族女性的艺术才能在其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形成了工业生产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苗族传统蜡染中汲取灵感,已经成为现代蜡染艺术家、面料设计者、服装设计师们关注的课题。相对传统蜡染,现代的蜡染艺术家更注重表现时代特性,从文化的积累和向更高文明的演化着眼,并主要表现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观念上的新突破,将传统蜡染的神韵与现代时尚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民间服饰》贺琛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2] 《中国服装史》华梅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2版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