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
2010年10月22日 13:05 作者:论文网【摘要】 探讨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发生肠道并发症的原因,而采取有效防治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护理
胃肠内营养(EN)具备营养全面、使用方便,合乎生理代谢途径,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胃肠道使用不当时造成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本文就使用肠内营养发生肠道并发症的患者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5~80岁,病例以急性胰腺炎为主。
1.2 方法
1.2.1 胃肠道使用开始时机的选择 术后肠鸣音恢复,每天胃储留量小于300 ml,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给予肠内营养。
1.2.2 鼻饲管的选择 采用荷兰纽迪西亚公司的复尔凯营养管或空肠营养管,并经微电脑泵控制给予24 h持续输注,输注速度开始要慢,以40~60 ml为宜,以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肠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正常速度为100~150 ml,营养液多选用荷兰纽迪西亚公司的大分子聚合物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
2 结果
发生腹泻29例,恶心、呕吐10例,腹胀5例,便秘3例。
3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分析
3.1 腹泻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高达62%,通常发生在肠内营养开始使用高渗性饮食时,当高渗性饮食进入胃肠道时,胃肠道将分泌大量的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大量水进入肠道后,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1];营养环节被污染引起感染性腹泻;温度过低引起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肠壁水肿;长时间停止肠内营养,喂养管内积存的膳食发酵后未给予再次抽出弃去,也可导致腹泻。
3.2 恶心、呕吐 通常是由于胃潴留、输注速度过快、营养液温度低等引起;患者身体虚弱,耐受能力差,营养液中高渗透压导致乳糖不能耐受,营养液中脂肪比例、含量过高、味道难闻等也可引起[2]。
3.3 便秘 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床上排便习惯改变,无力排变;肠内营养中膳食纤维减少、低钾导致肠麻痹引起。
3.4 腹胀 肠道排空障碍;感染时毒素吸收引起肠障碍;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失调等。
3.5 反流和误吸 由于胃肠道未恢复、蠕动缓慢、胃内容物潴留、输注速度突然加快和腹压增加,可导致食物反流,年老、体弱、昏迷患者尤易发生,一旦误吸可加重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
4 并发症的护理
4.1 腹泻 肠内膳配制浓度不可高于20%,以免发生高渗性腹泻,输注速度最快不应高于150 ml/h,输注温度约37 ℃,冰箱中保存的肠内膳应在水温低于60 ℃的水浴容器中复温后再输注。配制好的膳食开瓶即用最好,有些肠内膳要配置后才可使用,应遵循现用现配的原则。若配置后未能及时使用应放于冰箱保存。冰箱内保存液体的时间不可超过24 h,超过24 h应弃掉。一次悬挂输注的液量不可超过8 h,避免液体腐败变质。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肠内膳配置工具必须清洗。当天的膳食输注完毕后,应用50~100 ml的温开水冲洗喂养管,再次使用时应抽取管内残留物弃去,以免管内发酵的滞留物导致腹泻。经常使用广谱抗生素,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肠道二重感染前给予四磨汤30 ml能促进肠蠕动,效果良好。如患者出现严重腹泻,则停用全胃肠道动力药,减慢喂养速度,必要时可给予止泻剂如思密达等,观察并记录粪便的色、质、量,保留标本做常规检查及培养,做好肛周护理,对肛周红肿的患者局部涂以麻油或烧伤膏使粪便不直接接触皮肤,减少刺激,维持肛周皮肤完整性。
4.2 恶心、呕吐 护理时注意胃肠道营养溶液的温度、速度、浓度和容量,应遵循从少到多,由低到高,先增高浓度后增加容量,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并做好心理护理。4.3 便秘 勤翻身拍背,抬高床头,活动四肢,腹部按摩,无效时,给予口服缓泻剂或口服中药大黄,开塞露灌肠等。
4.4 腹胀 患者适应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需要3~4天,在进行肠内营养前,给予胃肠动力药,有利于肠内营养地实施,如吗丁啉、四磨汤、乳果糖等,定时听诊肠鸣音,观察腹胀情况,加强排便观察,合理应用抗生素,恢复肠内正常菌群[3]。
4.5 反流和误吸 护理中应抬高床头至30°,病情允许时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一旦发生反流引起误吸,应立即停止输入,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再次吸入,清醒的患者鼓励咳嗽,体弱及昏迷的患者给予吸痰,并应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5 小结
在严格掌握肠道营养适应证,加强监测,重视患者原发病处理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的肠道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但在胃肠道营养支持中,给予患者细心护理,全面照顾,加强心理疏导,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崔永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1):55-56.2 召维智.经肠营养.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333-334.
3 董永绥.肠道菌群失调.内毒素与小儿胃肠功能.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01,16(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