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课堂导入模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实效
2013年8月02日 14:06 作者:钱卫钱 卫
(淮安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将就如何合理地进行课堂导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好多初中语文教师反映,虽然他们都做过认真的备课,可是课堂效率并不高,学生有时候并不能进入自己创设的情境进行学习。后来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原来问题所在就是没有合理的进行课堂导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败至关重要。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进行课堂导入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语言丰富多彩,善于引人入胜
做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语言的要求自然不必细说。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应能够动用自己不同的感官去理解事物,并透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他们展现出来。这就像一部电影的旁白,苍白无力的语言自然难以抓住观众,将感情在语言中释放,这是进行合理课堂导入的关键之一。讲述抗日战争时可以神情激愤,讲述母爱父爱时可以缓缓道来,讲述军旅精神时可以豪情万丈,讲述难忘经历时可以促膝长谈。例如在讲于漪的《往事依依》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一些难忘的经历,大学中的社团、自己的第一次恋爱、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第一次收到学生祝福的感受等等,通过自己往事的回顾来激起学生对于往事的追忆,然后抛砖引玉,引出课文《往事依依》,课堂效率自然得以提升。
二、故事娓娓道来,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故事叙述来引发学生的共鸣,是最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之一。中国人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中国学生同样如此,巧妙地将故事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解课文《伟人细胞》时,我就向我的学生讲述关于苹果的故事。在安徒生的世界中,苹果是女王手中的道具,白雪公主的故事因为这颗苹果才算完整;在牛顿的世界里,苹果是他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一颗苹果开启了万有引力;在乔布斯的世界里,苹果是一种传奇,iphone系列现已走遍世界各地。然而在我们的世界里,苹果只是苹果,除了充饥,毫无他用。然后我就会跟学生说明,其实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同样的给了每个人机会,只是有些人善于把握罢了。千万不能让平庸替代了平凡,安于平凡,才能终成伟人。然而这种机会又该如何把握,怎样才能成为伟人呢?然后便可自然而然的向学生引入《伟人细胞》这篇课文了。学生们对于这些从小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自然耳熟能详,恰当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能力,效率自然提升。
三、善于设置悬念,层层递进导入
开门见山式导入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直接,目的性强,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好方向。然而对于有些文章,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却并不太适合,适当的设置悬念,让课堂充满一种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起到促学的目的。
例如在课文《甜甜的泥土》中,笔者就试着问我的学生,小时候都做过哪些古怪的事。这种开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踊跃了起来。一些千奇百怪的糗事也被他们搬到课堂上来。然后我问他们谁吃过土,好多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地看着我,然后笔者的回答却让他们失望,因为笔者也没吃过。可是有人却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甜甜的泥土》。即便是没有吃过,我们也会知道,泥土不可能有甜甜的味道,可是作者笔下的泥土为什么会是甜甜的呢?他这样说是为了展示一种亲情?爱情?亦或是乡情?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这篇文章的学习之中,学生的疑问有了,兴趣自然来了。
四、类比导入课文,由彼及此学习
类比导入的方法也就是指通过其他形式或内容相近的、学生熟悉的文章,通过构建关系,将新文章加以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的方法。其大致可以分为同作者类别导入、同主题类别导入、同文体类别导入三种。
对于同作者的课文,在中小学学习阶段自然例子不少。比如中小学教材中的“钉子户”鲁迅先生,他的文章可谓是从小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的。《范进中举》、《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些文章都是每个学生耳熟能详的。在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时候,这些文章就可以互相联系,透过这些文字让我们认识更加深刻的鲁迅,认识阿Q、祥林嫂、闰土……同样的还有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繁星》等,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苏州园林》、《爬山虎的脚》等等。
同主题类别的文章同样不少,尤其是赞美父爱母爱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朱自清的《背影》,这可谓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还有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等等。
同文体的文章同样丰富,初中学习的文章,无外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在课文的导入中,这应该是最容易选择的题材。比如回忆题材的《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爱国情怀的《枣核》、《最后一课》,悼念题材的《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等等。
五、结语
合理应用课堂导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是对每一个教师发出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变中求不变,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核心——育人育德。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于课堂导入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以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