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教育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并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有直接的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填鸭式教学十分普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历史教学缺乏活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高了优化历史教学的对策,期望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历史,积极参与历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文/且祖武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第一,学习目标模糊。当前,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历史,认为历史跟语文、数学一样。而且在高年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第二,学习兴趣较低。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历史的趣味性没有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较低,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第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历史的教学效果,受家长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师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历史学习的意义,历史态度不端正。
第四,学习方法不科学。多数学生学习历史采用的为背诵法,而且多用在考试之前,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认为历史只要在靠前背一背就可以了。但这种方法导致历史知识之间缺乏有力的联系,记忆效果差,记得快,忘得快。
(二)教师方面
第一,教学导向偏离。多是历史教师认为历史教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积极性。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讲授法,在课前要求学生背诵、讲解新课和划重点,很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
第三,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较低。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但目前很多历史老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历史专业知识较差,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历史教育理念
学习历史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一,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历史学科的重视。长期以来,教育部门对历史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积极推进历史学科改革。要认识到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国家的发展。要提高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合理安排课程。在考试方面不仅要考察历史基础常识,还要考察学生个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第二,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正面鼓励和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视频导入、历史故事导入等。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
第一,创新讲授法。学生的认知层次的第一层次识记层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多数教师都会使用讲授法以达到第一层次,而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主角,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参与积极性较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受到了重视,讲授法也必须做出一定的革新。创新讲授法要求教师要认识到讲授法的弊端,积极吸取其他教学法的优点,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思考、去阅读,让学生自己找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提出疑问,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主要讲述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影响。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推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 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因此,只有充分掌握这两次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等,才能够真正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才能够理解三国鼎立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两次战争的必然性。这样通过一步步的了解和分析就会让学生懂得人是战争的主导因素, 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讲授法还应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升讲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还应在“讲”上下功夫,多打磨教学用语,多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提问、讨论的应用。
第二,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就某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明辨是非。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在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表达。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师夷长技能否制夷? ”有的学生认为能,有的学生认为不能,然后让同学表达自己的理由。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情境法。情境法是指利用一定的语言、视频、图片等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段影视片段中的“火烧圆明园”,让学生感受到辉煌与败落的对比,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进而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学习。
第四,参观教学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中生对历史还比较陌生,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时间、人物,记忆起来也十分枯燥,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拉近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实地参观历史遗迹、遗物等。
(三)开展历史研究型学习
250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探究性学习,为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其相互讨论、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工作,对学生讨论加以点拨。例如,在复习中国的近代化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等,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有一些困难,教师就应让学生分组讨论, 在巡视过程中指出思想、技术等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联想,将知识活学活用,提升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部分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互联网、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短缺,制约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的历史教师多由其他教师兼任,教学任务繁重,使教师过于劳累,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另外有的教师不愿意去接受新理念和新方法,实践应用更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得十分落后,而由于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历史教学需要站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历史。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历史资源,丰富历史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历史。
(五)提升历史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积极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与实事相结合,回归生活。
一方面,学校要规定历史教师的标准。作为历史教 师要研读历史课标, 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撰写每一节课的教案。历史教研组要按时开展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深刻领会教研成果。
在上课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历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适量布置作用,要求作业规范的格式,培养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指出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定期对历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历史观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海燕.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8,(05):10.
[2]陆峥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2.
[3]王景昆.对初中历史学科课程教学现状的调研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22-23.
(作者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