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编写研究
2014年1月14日 16:38 作者:庄光新庄光新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为了响应现如今全国范围内的新课标教育改革浪潮,众多课程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案,这其中当然也不乏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了摆脱以往照本宣科的老旧教学模式,数学课堂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突破,例如通过将众多形式各异的教学模型带入课堂提高课堂活跃性等等方式,这些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这其中, “教学案”理论的提出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对以往教学顺序的重新编排(即将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的质量。所以作为该中心理论的核心教案—教学案,便直接关系到这种新型教学的成效性,其编排的质量和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案;编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学案编写前的准备
因为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正在其萌芽阶段,所以也就没有较为权威的机构为学校提供统一的教学教案,此时的编写任务便落在了教师的肩上,而且由于教学案在授课环节中十分重要,再加上其编写的任务量也较为繁琐,所以许多尝试新型教学理念的学校为避免教学案出现偏差,都会要求主管课程的教师集体参与教学案的编排于制定,通过众多教师的分工合作,在降低偏差几率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案的多元性,不过这种集体编撰教学案的方式对授课教师的认知水平与学校管理层的调度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1】。在实际的编写时,对于编写层次方面,相关参与教师还要对受用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差异做出全面的评估,避免所编教案与学生能力脱节;对于编写内容方面,首先一定要对当地教育机构所出台的教育纲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参与编写的教师,要将编写的方向牢牢扣紧教学大纲,切不能出现超纲、脱纲等现象,其次对于教学案中的各个知识点,都要尽量做到更能让学生浅显易懂的表述,保证教学案可以与当地的教学环境相融合。
二、重视预习导学内容的完善
教学案中所提出的核心理念便是 “预习导学”,即在教师正式开讲前鼓励学生首先利用闲暇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而为了保证学生在前期预习中不会被一些稍有难度的内容扼杀积极性,就要尽量在编写中将基础性知识点作为编写重点,让学生可以在心中对之后所学内容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分析:探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预习导学
(一)做好学前准备
1.如果空间中有一条任意直线,且在该空间中还有一平面,当任意直线在空间中变换位置时,你能发现直线与平面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公共点个数最多时有几个?最少时有几个?
2.你知道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如何判定它?
3.已知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是10厘米,则该任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1)平行;(2)相交;(3)重合。
该案例中,第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证明探究会花费较多时间且不好管理课堂秩序,但是如果有了教学案的准备,这一问题就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第 2、3问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先激发出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之后的正式学习提供一些探索方向【2】。
(二)探究扩展新知识
实验与探究:判定任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准备好学习小组交流探索方法
2. 探索方法的总结:
(1) 公共点的个数。(2)距离与位置的关系。
3. 应用示例: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B=AD=AC=CB=CD=BD则AC与BD所成角为多少度?
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立具有一定难度,设立此题目的意义在于,教学案的编排除了保证所有学生可以牢固的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之外,还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一个再提高的过程,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保留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兴趣【3】。
(三)精炼反馈
1. 从二面角P—MN—Q内一点A分别作AB⊥平面P,AC⊥平面Q,其中B、C为垂足,∠BAC=600,那么二面角P—MN—Q的大小是多少?
2. a, b是异面直线,下面四个命题:①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b;②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垂直于b; ③至多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④至少有一个平面与a,b都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是那些?
3. 给出下列命题:(1)直线a与平面不平行,则a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平行;(2)直线a与平面A不垂直,则a与平面A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垂直;(3)异面直线a、b不垂直,则过a的任何平面与b都不垂直;(4)若直线a和b共面,直线b和c共面,则a和c共面【4】。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为那些?
通常教学课本中所提供的例题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题型,这些题目虽然好,但是其并不适合直接引用在教学案当中,教学案的出现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照搬课本例题,不但会使所学知识失去新鲜感,还会导致学生从课本上直接照搬照抄,不再自主思考,所以在教师编排教学案时,可以巧妙的围绕课本例题做出一些变形题目供学生思考,这样不但保留了知识的新鲜感,也保证了学生可以自主的去探索。
三、层次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标最大的好处便是它承认了人与人之间兴趣爱好与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再执行一些所谓的统一标准,这种自由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便是教师不再利用统一的评判标尺去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接受范围,分别制定出符合不同学生能力的评判标尺,这样一来就会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学生都会得到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演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东升.面对生成,点评“指向”何方——略论初中数学“对话教学”下的点评艺术[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46-49.
[2]陈丰.小题深究标本兼治——浅谈初中数学选择题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21):33-36.
[3]赵连顺,高欣.初中数学三维教学目标落实策略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6):47-49.
[4]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