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013年8月02日 13:57 作者:潘俊华潘俊华
(盐城市伍佑中学,江苏 盐城 224121)
摘 要:教学最大的成功不是能让每个学生获得好成绩,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这门学科。教师需要努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语文学习的情趣。本文具体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学习;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在教师,实质还要看学生。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内在需要和愿望时,才能产生认识语文和参加语文学习的倾向性心理,才有可能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把教育对象——学生看作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的存在,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学习空间、权利和义务都还给学生。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迫于升学压力,很多教师根本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为追求课堂上的热闹将重心放在学生这个主体以外的各种教学手段的编排与花样翻新上。这些外部的刺激难以起到持久、稳定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极大地抑制了兴趣在学习中动力作用的发挥。
因此,教师应清楚认识到,在教师、学生、兴趣三者的关系中,学生是教师的培养对象,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应落实到学生的身上,是针对学生来选择激趣手段,而不是运用手段来激发学生。
二、实现多元化交流
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多元化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不但教师与学生要互动,学生间也要互动。语文课堂教学应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树立教与学的互动意识,要由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最终成为能和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如果教师只分析串讲,学生会感到索然寡味。我是这样处理这课的:在学生读完全文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字词句、文章内容的理解等提出问题,同学不会,再问老师,学生学起来兴趣大增。同学们问的有些问题也很有深度,如“邹忌为何拿闺房之事去劝说齐王?” “历史上除了齐王善于纳谏而使齐国强大起来之外还有哪些国家呢?”我也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纳谏可以兴邦,但历史上也有些君王由于止谤而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你们能说说吗?”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交流,整节课上高潮不断,学生亦兴趣盎然。
三、用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担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在语文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引入发展式教学思路和展现创新性思维的语文教学思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整合的创新过程,增强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性,以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另外,我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民主平和的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并且,我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施教,逐一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厌学的学生醒过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个语文课堂都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成为学生释放浑身能量、求知创新的最佳地方。这样学生就对语文学科有较高的期望值,在期望值高涨的时期内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作业批改、考试评定等方面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运用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与学生交流,更要在课后和作业批改、考试评定上多多鼓励学生和赞美学生。例如,对于学生写的一手好字、一篇优美的文章,说的一口漂亮的普通话,甚至一个奇妙的构思,一句出色的语言,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师应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学好语文表示充分的信任,鼓励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念,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语文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更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得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其次,教师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因而,掌握语言的艺术,学会说话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做到准备、鲜明、生动,而且还应该具有简明、形象、亲切、诙谐风趣等特色。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把握知识传授点的前提下,应使课堂教学具有撼人心魄的审美感染力,应多一点机智多一点幽默。
总之,语文教学如果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和课堂质量改善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