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视
2010年10月11日 14:13 作者:论文网
论文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万出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课堂。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内涵及表现
(一)基本内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教育者对对方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换言之,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接受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一种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相对立的强烈否定情绪。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作为与外界引导相对抗的反控制心理,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否定态度和抵触情绪,二者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而非同一关系,我们不能简单把对抗、猜疑、不满等归结为非常规性质的态度反应。
(二)具体表现
1、主观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与不来、学与不学都无大碍,不少学生持有此种观点。在现实的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忙于发展经济。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空洞无物,学这些课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实用课程和技能。于是,很多同学盲目逃课,甚至还出现为了通过”考研”平时不努力学习而大把花钱上辅导班的怪事。
2、态度上偏激: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精英阶层,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往往以自己提出的”新思维”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中间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淡漠,市场经济下的极端功利化主义倾向日趋明显,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剖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首先,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诱因。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信息输入源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其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人格力量、知识结构和教学体态及教学语言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形成对所讲内容的可信度。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年岁偏大,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这样不免会出现缺乏教学热情,令学生和教师都很尴尬的两难境地。某些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工作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对待工作抱着”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去敷衍,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自以为是,自恃甚高,那就更会使学生的对立情绪加剧,导致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加深和升级。
从教学内容来看,单调乏味的枯燥内容使学生逆反心理日益加剧。大学生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他们非常渴求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求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飞跃。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革和突发事件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从教学模式来看,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方法,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并且忽略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教师讲,学生记,上课记,下课忘,考前背,考完忘,强制性的顺从式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生理因素和自身素质: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所在。从生理因素看,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急切渴望长大的情绪使他们急于审视成人,考察自我,向别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青年学生无不希望像父母和师长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但他们的阅历太浅,对社会的了解还甚少,只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有限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从而在自尊心受挫的极为敏感的情况下,以自己出人意料的”反叛”行为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的知、情、意、行具有典型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思维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足够和理性和成熟,而认定的事物和观念也往往处于一种懵懂和憧憬的状态。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即使面对权威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挑战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有限,眼界相对狭小,故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用客观、辩证、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前瞻性的看问题,难免在控制和支配自己上有一定的任性和会轻率盲动。
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中介。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效益是首要原则,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深深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前进迫切需要国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距今160多年前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在完全不同。面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深切体会到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展示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态度诚恳且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品质和待人如己的爱心定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讲课无的放矢,毫无耐心,完全用命令去对待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不时讲一些反面消极的东西,致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法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合理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和心理状态,在充分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现到本质的去看待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拥有的材料既要全面,有正面的事例还要有反面的典型;另一方面,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的眼光本质而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进行分析。
(三)评价体系:改变了考定音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考评体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检验的准确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还是以学期末的一次大考为主,应该逐步过渡到考评方式的多样化,除基础知识考试外,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写论文、社会实践等手段考核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加大对平时考核比重的上调逐步激励学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拎领会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建立~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