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事部,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 移动终端逐步普及 , 我国进入 5G 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 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 , 应加强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 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 增强高校基础党建的网络育人效果 , 开辟基层党建新阵营。
关键词:5G 网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一、5G 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基层党建内容更加丰富
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 5G 时代产物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可以运用文字、短视频、语音、图片、音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推送学习内容,打破了开党会、上党课的传统模式,不仅使高校基层党建活动载体更加多样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党内活动、党内学习更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更能深入人心。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5G 时代背景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打破了传统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在互动模式上,不仅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形式的多样性,还实现了在线沟通、在线学习,增强了网络党建的互动性。在传播速度上,实现了时时传播、及时发送、密切关注师生党员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创造了随时随地的学习路径,符合当下师生党员对新时期党建理论学习的新要求。
二、5G 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在 5G 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师生党员教育工作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微信公众平台设计过于严肃
大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所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推广的内容设计上依然采用大幅的鲜红色,政治感强,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但过于严肃的设计反而会让人点开后视而不见,不会关注其内容。
(二)党建平台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基层党建平台比较广泛,大部分都是要求高校师生党员关注微信平台,然后不定时地发一些相关学习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有没有人浏览、有没有人回复就很少有人去关注。只关注、不阅读,使高校基层党建平台的建立,成为了一种形式,失去了意义。
三、高校基层党建平台创新实践建议
(一)高校基层党建平台设计要“清新”
高校基层党建平台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特色,整体上要有严肃、热情的红色,但不能太单一,可以不断变换风格。要有微信特有的“小清新”风格,让读者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要让读者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感觉如沐春风,把在平台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把党性教育工作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生活中。
(二)高校基层党建平台内容要“贴心”
高校基层党建平台推送的内容既要有党性教育的意义,又不能只是又红又专。要创新表现形式,发挥微信平台语言风趣、篇幅短小、图文并茂的特点,让党性教育跟上社会的潮流。这就需要平台内容的推广者在设计内容、文字时,多联系实际,多融入生活
[1] 。现化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
在阅读时成为了“标题党”。因此,如何让标题既能准确表达文章内容,又能符合当下人们的心态,吸引人点开阅读,是每一个党建平台建设维护者要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高校基层党建平台推广要“真心”
高校基层党建平台在建立之初,大部分都是要求基层党支部相关人员在上面及时交流互动,但如果想持续有效地对平台进行推广利用,光靠“强制”的手段是行不通的。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只是阅读者。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各种板块,例如投票、问卷调查、测评等 的趣味性,引入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点赞”“送心”等流行方式,吸引师生党员自发、自觉地走进平台中来,以增强党员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党性意识,提升党组织成员间的凝聚力
[2] 。
(四)高校基层党建平台工作队伍要“创新”
高校基层党建平台要想有效发挥作用,还需要有一支创新意识的平台管理团队。微信平台既是党务工作者提高自身能力的载体,也是引领其他党员开展学习的渠道。要关注师生党员的思想潮流,把握思想动态,充分理解、充分尊重,以新视角、新理念、新思维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平台管理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党建知识和娴熟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随时捕捉到校园思想动态,善于联系党的政策方针,准确把握时机,有效提高思想教育效果。在 5G 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党建阵地发展,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高校的党建工作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强 , 黄海洋 , 陈鹏 , 等 . 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党组织建设研 究 [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1):58-62.
[2] 方增泉.“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创新实践—基层党组织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融合的探索 [J]. 北京教育(高教),2011(7-8):29-32.
作者简介:余艺 , 武汉大学人事部,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