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2014年9月27日 14:21 作者:杜庆彪

    杜庆彪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老师们在高一的物理教学中应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搞清初高中物理学法的区别;二是老师们应及时改变角色、调整教法;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从而减少高中物理学习的适应期。

    关键词:衔接;负面心理;理解;问题情境;过程分析;转变角色

    初中阶段,由于物理教学内容的要求较低,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传授的知道性,教学课堂密度小,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做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高中与初中相比,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高的台阶,多数学生感到难以适应,教师束手无策,从而在高一年级造成两极分化提前,适应期延长。所以搞好这个衔接,对学生是否能学好高中物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中学生负面心理浅析与对策

    由初中进入高中,学生刚经过紧张的升学考试,而距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还有三年之久,不少学生存在“休整”一下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出现松驰、疲软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听自己的兄姐或学长讲,高中物理难学,因而还未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已对高中物理存在畏惧心理,首先在心理上打了败仗。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知识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以便让学生对高一的物理学习从心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给学生传授一些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同时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使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引导学生从背公式、套公式做物理题转变成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以用来解决物理问题

    在学生初学高中物理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初高中物理区别。物理概念、规律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 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所以应引导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应明确物理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这样才能对所学的概念、规律有确切的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如果不重视这个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学生头脑中就会只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这样就会把高中物理学成初中物理,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记住一些干巴巴的公式不知道如何用。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果学生不知道公式的得出过程就不会理解公式的适用条件,任何运动都拿来用,导致做题时很容易犯错误。

    三、要引导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建立问题情境,注重对过程的分析

    初中物理由于过程比较简单,学生往往拿过来就套公式。但高中物理往往过程比较复杂,如果不给学生纠正这个心理,学生拿过物理题老想找一个公式来套,就会把物理学习引入死胡同。所以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高中物理问题时应尽量建立一个问题情境,把情境中的过程分析清楚,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解决问题。若在学生初学物理阶段给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很显然会使学生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老师在初始高中教学中应及时转变角色、调整教学方法

    高一的老师往往是刚完成高三教学,高三复习的方法自觉不自觉的应用在新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不注意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而更重视它们的应用,这样很容易把高中物理初学者引入初中套公式做法的误区。所以在新生的教学中老师应及时转变角色、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所以老师们在高一的物理教学中应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意引导学生搞清初高中物理学法的区别;二是老师们应及时改变角色、调整教法;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从而减少高中物理学习的适应期。

    (作者简介:杜庆彪(1977.04—),山东日照人,日照实验高级中学教师,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47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