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 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计算教学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 当中。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 “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 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 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一、计算错因浅析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 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 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 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 顾此失彼的现象。其次是思想不重视。计算题往往呈现的 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 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 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 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 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 错误的产生。第三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 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 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 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再次 算理不理解。 第四是思维定式影响。思维定式也叫“思维惯性”, 造成 思维定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习惯于按照已有的经验或思考 方式去解决问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 思维定式 可以帮助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快地分析与解决问 题, 从而产生积极效应;而当问题相反的情况下, 思维定式 则会造成思维的僵化, 限制思维的活跃程度, 进而有碍于 问题的有效解决, 产生消极效应[2]。例如, 有学生计算小时=2小时50分, 就是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60看作于是发生了错误;又如, 计算125×8÷25×4, 由于之前 “凑整”的刺激强烈, 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忽略了运算顺序先 将 125×8和 25×4分 别 算 出 来 得 到 1000和 100, 再 用÷100=10, 导致计算错误。第五短时记忆出错。短时 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或操作记忆, 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 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无论是口 头计算还是动笔计算抑或是估算, 都是长时记忆和短时记 忆交互完成的, 有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能力较弱, 前算后忘, 因此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二、面对错误对症下药
搞好口算,持之以恒。口头计算是书面计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笔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没有口 算基础的笔算是不存在的。口算需要记忆和思维的协同参 与, 长期坚持口算练习, 还能促进记忆和思维的正向发展因此, 适当的口算练习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 环节。在日常教学中, 笔者一般利用授课前3—5分钟, 以 小黑板或卡片的形式, 按照题组, 出几道与教材内容紧密 配合的简单口算, 学生不抄题直接写答案;或者笔者直接报 题, 让学生们练习“听算”。小黑板和卡片的内容多少是 一定的, 题量也就相对固定, 教师根据内容和题量设定计 算时间, 这种定时定量是对学生准确和速度的双重要求因此学生只能高度集中注意力, 以确保自己的正确率达到。要使学生熟练掌握, 脱口而出, 关键还在于持之以 恒地进行口算练习。教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定能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 以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
注重过程明确算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 “计算教学时, 应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数感, 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 教师要认真研读 教材, 结合本年级和本班的学生特点, 设计行之有效的教 学环节。同时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以 理帮算, 以算促理,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 然 。 例 如 , 初 学 45+20时 , 许 多 学 生 认 为 先 算 十 位 的在十位写上6, 再算个位的5+0=5写在6的后面就可以 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算理, 让学生理解在算十位的时, 这里的4和2不是单纯的4和2, 其实借助学具小棒就 不难发现, 十位实际算的是4个10加2个10得6个10。这样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算理, 既能促进新 技能的学习和发展, 也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道彩虹体会学习的乐趣。
培养习惯刻不容缓
计算题看似简单, 但若起笔前不认真读题审题, 写完 后不回过头去看一看, 其正确率肯定不高。所以使学生养 成良好的审题和检查习惯非常重要, 教师要从起始年级就加以重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教师在要求学生整理错误的同时, 自己也要留心整理定期记录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梳理分类, 总结出现较频繁 的错误, 这样才能在后面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 设计练习题目。同时要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 让其将自 己平时犯的错误及时记录下来, 将正确的计算过程写在旁 边, 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归类, 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 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正确而 全面的认识, 要重视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 积极采取有效 的措施, 帮助学生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笔者相信,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 就一定会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