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新疆省部分院校的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得出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综合表演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要达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先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与实践平台,指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该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为中心,同步渗透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艺术体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前言
艺术体育专业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体育专业院校都相继开设,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艺术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发现,每个学校都比较重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环节的培养,只是根据不同的院校实际,培养方式不尽相同。研究学校作为具有师范类办学特色的综合性院校,有着优厚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办学条件,而且在其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成熟的经验。
因而,结合艺术体育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对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培养和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确定为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方面,以新疆省 2 所招生艺术体育专业的高校作为调研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平台,查阅大量关于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和筛选,为后继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家访谈法
通过面谈、邮件、微信和 QQ 等方式,对艺术体育专业领域近 20 名有威望的专家进行了访谈,就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收益颇深。
3. 逻辑推理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个案分析等,将人才培养目标巧妙地与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同过逻辑分析与推理,创建符合人才培养特征的新模式。
三、结果与分析
(一)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分析艺术体育是将艺术与体育完美融合的一个运动项目,兼有艺术和体育的双重功能,艺术体育专业人才也应相应地具备从事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双重能力。分析可见,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如下图所示(图 1)。
图 1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图
由图 1 可见,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综合表演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其中综合表演实践能力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能力,是和艺术体育专业结合最紧密,最能体现专业特点的一种能力表现。
它主要由组织协调能力、创作编排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竞技比赛能力、教学训练能力和舞台设计能力等组成,是学生“编、演、教、赛”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实践能力是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是衡量学生知识应用于课堂的重要表现。教学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组织能力、示范讲解能力、技能传授能力、教法运用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等几个方面。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是艺术体育专业学生需要提升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开拓视野、创新发现和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科研创新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能力、科研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为将来艺术体育专业的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设计分析
图 2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宏观培养设计图由图 2 可以看出,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首先要以专业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作为主线。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证的具体体现,也是各个专业科学制订个人培养计划,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想达成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执行好每个阶段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的执行与实施又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得益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它能够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其次,方案执行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以及后勤保障服务系统的完善程度,也制约着方案的合理执行;再次,作为方案实施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更是保证专业培养方案顺利进行的支柱;还有,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保证专业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三)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操控分析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持久的和稳定的过程,是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与积累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锻炼与熏陶出来的,是一种经验与磨练的集聚。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而在三种能力构成要素中,尤其要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动态过程,需要有层次、有步骤地递进式发展,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逐步渗透,而且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重点。根据艺术体育专业的自身特点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创建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结构图(见图 3)。
由图 3 可知,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是割裂的或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交织、交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在培养某一种能力的同时,也渗透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就综合表演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四年当中,针对每个年级主要设计了“新生入学汇演”、“排舞比赛汇演”、“实习汇报演出”和“毕业汇报演出”递进式的四个大型舞台表演活动,中间还穿插有一系列的专业竞赛和各种大型活动的公益或商业演出活动。
另外,还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创建了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开展“课堂轮流值日”、“准备部分实习”、“自编组合练习”、“课堂评教实习”、“校外兼职实践”和“专业实习”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是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科技素养,引导与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报告会”、“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科研论坛或科技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立项”
和“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等系列科研活动。
图 3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培养结构图(四)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结合艺术体育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对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培养和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为中心,同步渗透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完美统一”。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三基”为基础,分阶段、有侧重地突出学生的各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艺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将课堂、赛场、舞台和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影响,实现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巧妙统一。
四、结论
(一)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是综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宏观层面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实现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活动和实践平台的搭建方面。
(三)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凸显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表演实践能力为中心,同步渗透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 马鸿韬,李敏,等 .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再审视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7)
[2] 董焱 , 等 . 体育艺术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探索 [J]. 体育文化导刊 . 2012(10)
[3] 李敏,马鸿韬.体育艺术基本理论体系构建——“体育艺术”
概念辨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11(05)[4] 杨珏 , 杨兴权 . 我国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征分析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1(02)[5] 邱建钢 . 四川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11(10)
作者简介:李春梅,女,汉族,1991.03,山东郓城,硕士,助教,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