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师应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研能力。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一 引导的内容
1.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有一定的方法。教学伊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方法。学习任何学科,教师都要把开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有了钥匙,自己就能把门打开——积极思维,解决问题。从智育的角度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或学会怎样学习,比教给他们某些知识更重要。
2.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应该是交流互动的过程,没有交流互动,知识的建构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美国心理学家林克伦认为,教学过程像其他社会过程一样,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知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它的成效依靠“交往”。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去说,用手操作,即“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积极交流探索,同时让学生学会在合作、竞争中参与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和提高群体学习热情和效率。
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评价
一直以来,评价是老师的权利,学生只是评价的被动方,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有抵触的情绪。为了缓解师生矛盾,拉近师生距离,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把学生引导到学习评价中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对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评价,学会评价。这样能充分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4.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二 引导的方法
1.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在课堂上,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诱导的方法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医学类论文发表 2.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成功,收获自信,收获快乐,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精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2)点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之处。
医学类论文发表 (3)引入争议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有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有争议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真正让课堂高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寻找,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