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图书创作有利于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当前,青少年科普图书创作存在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不够、创造性不强、趣味性不足、图文设计排版单调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外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经验,探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图书创作需要注重科普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以受众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为依托、以内容趣味性和可读性为前提。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图书、创作方法
青少年科普图书创作是青少年科普作品创作最直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科普图书创作蓬勃发展,科普资源数量与日俱增,对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国内青少年科普图书资源稂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 1、国内青少年科普图书创作存在的问题
1.1 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不够
相对而言,科普作品创作对于科普的科学性相对重视、相对充分,虽然对于科学性的质疑和探究还是显得不足。而对于科普作品的人文性却有所忽视,甚至无视,导致很多的科普作品只停留于知识的堆积或是排列组合,欠缺了可读性和关怀感,显得冰冷又无趣,与受众之间互动和感染力不足。
1.2 图书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足
部分科普图书从选题就欠缺一定的可读性,趣味性不足。主题过于乏味专业,结合生活较少,说教性较明显。语言生硬,片面强调知识点的描写与灌输,没有循序渐进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与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相悖。
1.3 图书内容创造性不强
国内科普图书资源缺乏足够的创造性,内容重复雷同率较高。虽然目前市场上科普图书众多,形式丰富,但图书内容通常类似,“换汤不换药”,知识罗列有余再加工不够。知识点落伍、模仿抄袭较严重,大大阻碍了青少年科普图书的质量。 1.4 图书编排方式过于单一
图书编排方式通常过于单一,图片质量差,色彩感不够,与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图片编辑与文字作者之间沟通不够,图片编辑对内容领会不足,在图书排版方面与国外科普图书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图书创作方法
2.1 科普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科普科学性是指在遵循科学的特征、表达科学性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职业科学的真理性、客观性以适应大众接受能力的通俗性、易理解性方式进行传播从而为大众所掌握。科普人文性是指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进而增进人类的福祉,关注以人为科普活动的主题,通过易于公众理解和互动的形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历史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普的起源阶段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天然统一的特征;第二阶段,19 世纪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职业化,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了分离、偏离、颠倒等复杂的关系;第三阶段,20 世纪上半叶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呈现统一的复归趋势。
在科普的起源上,科学性和人文性就是统一的。
近年来,随着科普科学性得不断增强,对科普的人文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不应脱离,应该是同生共荣的关系。不是只有博物馆讲历史人文,科技馆也应该充分结合人文性进行科普,才能让科普内容更加生动、深入。只有真正追本溯源,彻底理清知识的脉络,才能深入浅出,有效地进行科普。 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创作,由于科普对象既有的知识储备不如成人充分全面,在科普某知识主题的时候,如果单纯追求科学性内容,一味进行科学内涵的解释,则容易变成知识点灌输,无法很好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容易降低阅读者的兴趣。 2.2 以受众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为依托 在传播学中,受众被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科普图书创作是为了更好地科普传播,完成这个创作目的,就要牢牢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观念,把能否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作为衡量创作效果的主要标准。
科普图书创作如果能有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为依托,会大大加强作品的创造性,扩大科普图书的传播,产生有力的科普教育效果。
科学实物,可以更直观、生动。科学实验游戏,可以更有趣,操作性强。科学影响,可以更传神、灵活。其实,不应将科普图书与一味的科学知识书写划上等号,科普图书可以借助科学实物、科学实验和游戏、科学影像等,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对于科普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为最终目的。
2.3 以内容趣味性和可读性为前提,要有所取舍
根据传播学中“选择性接触”理论,受众在接触传播的信息时,并非不加选择的,而是更趋于接受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来接触,如若不然,则会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作品创作,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接受程度、既有知识储备等方面。青少年阶段正是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接受能力差距很大,即使是小学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差距也是很大的。
既要有知识储备,也要懂教育学和青少年心理学。不能一味地堆砌知识点,而应充分结合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对主题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
2.4 加强互动合作,增强对图书编排的重视
科普图书内容创作者与图片编辑者要及时沟通,提高图书编排的创造性。从选题策划、内容框架到每一个小的科普点的编排,编辑都要有效渗透。处了充分结合图书内容对每一章节进行编排,还需通盘考量,站在全书的高度,进行编排方式设定。不可否认,科普图书精美的装帧和设计是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最直接的第一步。
青少年科普图书作为少儿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始终抱着严谨的态度,力求内容科学,选题新颖,编排有趣,才能更好得创作每一本科普图书,使之成为孩子们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胡洪涛. 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 科技与出版,2017(2):51
[2]卢艳霄. 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及对策——以青少年科普类图书为例[J].科技传播,2015(4):125
[3]鞠思婷, 高宏斌, 颜实, 张天慧, 马俊峰. 我国科普创作研究的现状与建议——基于 CNKI 学术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科普研究,2016(6):62
[4]张志刚. 论青少年科普出版应有的工匠精神].科技传播,201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