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思考
2016年4月07日 17:13 作者:王云倩 周建忠 单张腾王云倩 周建忠 单张腾
摘要: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成效,已成为吉林省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吉林省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 职业指导课程 现状 改革对策
截至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310多万人,在校生900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高,但起薪总体水平呈隐性下降,大部分人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且稳定性相对较差。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状况是保证经济良性发展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而职业指导课是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吉林省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现状
吉林省是职业教育大省,长春市是国家规定的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综合改革试点。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职业指导课,有的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呈现,有的将其列入选修课,职业指导逐步向低年级延伸,部分院校已经形成各年级互相衔接的职业指导模式,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角色扮演、讲座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说吉林省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与扶植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吉林省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对职业指导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纷纷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将职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但由于职业指导起步晚,院校领导班子对课程重视程度还不充分,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加之职业指导教材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且课时少,使得职业指导课程形同虚设。
2、课程内容欠缺理论支撑,科学性和实效性较差。
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只是就业指导课,讲授内容虽然比较丰富,包括就业形势解读、求职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辅导、就业信息指导等多个方面,但由于欠缺理论支撑,课程内容浅层化,未能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相结合,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实效性。比如部分学生对创业教育很感兴趣,但就业指导课上只是简单地讲授创业政策与条件,这些内容对学生创业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3、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师一般由就业处老师、德育处老师或是辅导员担任,大都是校内教师,有的理论水平低、有的实践经验不足,而且多数是兼职,精力有限使他们无法专心于职业指导课,专业化程度低;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指导教师选聘制度,缺乏职称系列和待遇标准,职业指导教师没有认同感和成就感;再者缺乏完整的培训、考核体系,靠教师自己摸索经验去教学,无法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更无法把握与职业相关的专业发展前景,与其他课教师比,职业指导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薄弱,因而严重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4、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职业指导课程多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虽然由闭卷考试变为开卷考试,但整体来说还是轻能力和行为评价,评价方式的单一、不科学导致很难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状况与水平,不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出现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使得职业指导课程的改进难上加难。
三、吉林省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对策
1、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构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结构。
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理论相结合,贯穿整个学生生涯。注重在整个整个大学期间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培养,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应从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探索工作市场、决策行动、反思五个模块出发,形成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探索工作市场-决策行动-反思的往复循环过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由单纯的技术指导逐步发展为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为主的全面职业指导。
2、组建规范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立完整的培训考核体系。
严格职业指导教师准入制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学校选聘优秀教师,每年定期到企业带薪培训,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最新的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外聘优秀的技工人员,送他们到高校进修教育理论,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经过统一的考试考核,确保其胜任职业指导工作。此外,逐步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教师学习深造,提高其科研能力。
3、重实践,实现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及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同时整合学校实践教学资源,摆脱对企业的单向依赖;课程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仅注重收集评价证据,也注重评价者的推测判断,评价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模拟练习、口头书面问答、直接观察等,确保有效性、合理性。
4、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吉林省部分高职院校也为毕业生建立了就业网站,但实际网络的开发与利用率都很低,有些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登录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因此这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立卫.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第28 卷第2期,2005 年3月:114
[2] 高瑛,刘育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向及亮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 韩景旺,沈双生,田必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8
[4] 张秋山,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