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空前的繁荣。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有混凝土和钢筋等,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质量问题。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品种多样化、原材料产地很多,建筑的形体呈现复杂化,建筑对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施工;养护;质量控制
1 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质量问题
麻面以及蜂窝等众多质量问题极易出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表面上,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因部分地区出现较多的砂浆以及因较少的石子而比较酥松等现象而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蜂窝状窟窿或者是裂缝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工作业人员在处理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时一旦没有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展开的话,那么整个建筑混凝土工程的使用性能或是其质量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本文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产生,那么必须对建筑企业中使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整改。在混凝土生产当中,部分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未将其进行均匀的搅拌,不合理的配比混凝土以及在匀实商品混凝土时花费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离析现象出现在混凝土当中,导致麻面、蜂窝等表面质量问题呈现在混凝土结构当中。
1.2 混凝土工程强度性能问题
部分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工程在验收时发现其结构强度并不能满足设计所需,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稳定性等性能,且众多的问题也会不间断的呈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当中,而造成不达标结构强度的原因有众多,但是最主要的莫过于对混凝土不合理的养护以及不科学的配合比这两种因素。
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与此同时,在养护混凝土的工序上应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来进行。
1.3 混凝土工程漏筋问题
现如今钢筋裸漏的现象会出现在部分施工结束以后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此种质量问题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也比较普遍,而当此问题出现时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还造成钢筋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大幅度的降低了,本文认为在施工阶段造成建筑混凝土工程产生漏筋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不合理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不合理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与此同时,对其产生影响的同样还包含了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后的振捣工序质量。
2 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及防治对策
2.1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
2.1.1 健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
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检验、生产、管理、检查等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企业主要技术人员操作岗位的上岗证、岗位职责;建立原材料进厂检验和试验制度;建立混凝土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混凝土检查、试验的规范制度;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可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使每盘预拌混凝土数据都有据可查,有可追溯性;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员盲目操作,使整个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可控。
2.1.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质量控制的起始点,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就必须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建立严格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制度,按进场的规格、品种、型号分类堆放,所有原材料不能露天堆放,要密闭保管,以保证不污染环境。应对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进行试验。凝结时间、安定性不合格的严格禁止使用。砂石应具有连续的良好级配,进行有关物理和化学性能试验,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和氯离子含量。外加剂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某种性能,故外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执行现行技术规范,其次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施工环境、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通过试验、不断调整后确定。
特别注意,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要注意对钢筋的侵蚀和混凝土的腐蚀。最后,混凝土用水必须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非饮用水,必须进行氯离子、硫酸盐含量的检验,超标禁止使用。
水的用量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综合考虑生产运输施工过程水的损耗,确保塌落度符合施工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1.3 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试验室,可以说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中枢神经,主要执行单位,所以对试验室的质量控制是重要环节,试验室应建立高效运行标准规范管理体系。配备最新标准规范并定期培训学习,人员必须全部在岗;建立试验仪器设备,台账按照“一机一档”的原则建立设备仪器档案,并应对设备仪器进行标定、标识,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配合比设计管理,根据结构设计的有关要求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和《预拌混凝土》GB/T14902 等标准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反复进行试验,确定配合比设计参数。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配合比,并建档备查。建立原材料和配比档案,保证每一盘混凝土数据都可追溯。
2.1.4 预拌混凝土运输过程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既离开工厂又未到达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处在失控中,受到运输车辆、人员、天气、道路环境等外部干扰影响,所以在运输车装料前应将车内积水排尽,运输过程不应停顿,保证拌合物均匀性,不产生离析现象。严禁向车内随意加水;在夏季应对运输车做隔热措施、冬季应做保温措施。
2.2 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2.2.1 钢筋模板工程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钢筋和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工程的强度和外形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模板的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把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涂刷隔离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起拱。钢筋绑扎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垫块、马凳筋均按要求规范放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2.2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运输车到施工现场后,严禁向罐内加水,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出现原浆和不再沉陷时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4 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 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厚度不应小于50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2.3 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2.3.1 混凝土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为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3.2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通常应在浇筑完混凝土终凝前8 ~ 12h 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浇水养护时间要求,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养护用水与预拌用水相同,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以前,不应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等。
3 结束语
总之,一个完整的建筑混凝土的工程项目,除了要考虑监理、设计、建设和承包的影响,还要承受材料供应商和检测等单位的制约。作为建筑的实现者,必须研究大量国内外混凝土工程建筑的施工方法,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制定严密的施工措施,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的主要材料进行检测和审核,确保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彦杰. 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J].
门窗,2016(06).
[2] 桑海泉,章紫雯. 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及防治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