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而化学课程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教学;三重表征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 9 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体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而化学课程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核心素养:化学教学的追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论述,但是,就当前化学教育研究而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科学态度。科学是体现人类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学科本质,揭示化学的人文内涵,唤醒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动机,理解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养成求实、创新的学习品质。二是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知的学习、对化学思想的理解,学生能够构建从化学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称之为“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应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上升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三是“三重表征”思维。
学习和研究化学,不仅要从宏观的视角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还要从微观结构进行解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用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三者之间自由灵活地转化,这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即“三重表征”思维。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科学态度
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出学科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引领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激发、强化、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化学的兴趣、志向,理解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求实的学习品质。
2、在知识获取中建构化学基本观念
《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是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通过最基础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与研究方法基础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最基本认识。这些基本认识,也有人称之为基本的化学观念。
3.在实验探究中提升“三重表征”思维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实验还是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发生器”。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从宏观现象上观察、描述,从微观结构上解释以及用化学符号表达、交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三重表征”,实现认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宝斌.“明…‘暗”相间:学科观念下的化学专题复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5):87—88.
[2]王宝斌.着力发展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11):93.
[3]王宝斌.聚焦思维考查:让作业设计“去考试化”[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9):70.(本文编辑: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