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即“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思想,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提供了切实的思想资源。
1“八荣八耻”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时代以其开放性、多元性、普遍性与快捷性的特点对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样,现代信息技术亦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增加了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正处于逐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时期,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们不得不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形成自立的意识和技能。但许多大学生在优渥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对社会的复杂多变性不能适应,缺乏对社会信息区别和辨别的能力。
因而在充满诱惑和新鲜刺激的现代社会环境下,出现一些价值取向扭曲、善恶不分的倾向。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分清社会美丑、生活真假,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礼义廉耻”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观念,然而这种传统的道德观教育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弱化的趋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确立了道德教育的要求和方向,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2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方面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道德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现象:
2.1违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原则
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复杂多样,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人们的联系网愈加宽广,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面具下,人们的个人资料和行为目的都带有很大程度的隐蔽性。人际交往的这种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传统道德规范受到虚拟世界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群体涉世不深,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较容易出现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言行放纵,做事不计后果;其二,价值观模糊,对传统道德中的诚实守信等美德置若罔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虚拟世界里可以欺骗他人;其三,双重人格表现明显,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无需对虚拟世界中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道德要求不同,可以有双重道德标准。
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网络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也普遍存在,诸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奖学金和拖欠学习贷款等。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成为现代大学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2.2“艰苦奋斗”观念淡漠,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
生活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当代大学生,与父辈的成长相比较,一方面处在优渥的物质环境中,很少有对艰苦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在大学生当中形成攀比物质享受,追求奢侈生活的错误价值观。
不少大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中,在消费观念上追求名牌效应,生活方式上寻新求异,有些大学生喜欢模仿娱乐明星的言行,不顾实际,以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满足其虚荣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就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向学生发问,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再谈艰苦奋斗不切实际,还有部分同学对艰苦奋斗的内涵缺乏理解,以为就是让人们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这些问题表明,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赋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以时代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结合当代中国的特殊国情,说明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 2.3违背“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世界却并未因学习能力的增加而得到充实。许多学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甚至有不少学生历史观念淡薄,对诸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些曾经使我们整个民族血流成河的悲痛缺乏情感的共鸣。在他们看来,这些内容仅在考试时才需要去掌握。还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历练,缺乏区别和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往往只看到一一些社会成功人士风光无限的一面,却不了解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辛劳。总想着能一夜成名,鄙视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走上好逸恶劳的道路。
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以德导课”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同时关系着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新风貌。笔者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包含着传统道德规范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还倡导了“忠孝悌廉耻”观念。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不可能一一照应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所有状况,笔者也无意将其一一列举。只是希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将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落实到实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避免空洞,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泞之中。从而努力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且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信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坚决批判、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背离的社会现象,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育思想:
3.1非强制性特点
荣辱观教育努力做到从大学生实际状况出发,通过案例的方式增强教育的理论说服力和情感影响力。切忌从传统的要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性教育,否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3.2注重个别性特点
一般来说,大学生道德失范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教育要有针对性,集体性的荣辱观教育是很难产生良好效果的,应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将违背荣辱观的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型,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说明不同道德失范现象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讲解中做到“对号入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3自主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凡涉及到与道德能力培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发言的方式,看看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之后让学生就多种不同的观点尽情交流,充分讨论,最后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并从情感上认同荣辱观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