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 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中扮演了“把关人”的角色,因 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是对受 此,对读者诚实和对职业忠诚显得尤为重要,是新闻 众所关注事实的报道,也是对事实的一种阐释和反 事业的基石。其次,体现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可以 映。因此,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离开了真实, 理解为恰当、正确和不出错,监管部门把必要的准确 新闻就没有任何意义。自从进入网络新媒体时代以 性和公平的无偏向性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来,新闻来源更加多元化,无论从传播工具、传播速 并制定出一系列详细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定和说 度、传播方式还是传播范围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 明。最后,体现为对真相的追问,可以想象到的是, 步,但作为新闻最基本属性的真实性却面临着难以摆 仅仅是以专业、准确和客观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报道, 脱的困境。各种鱼目混杂的信息充斥着新媒体,更有 可能只是接触到事件的表象,毕竟,还原事件的原貌 甚者凭借网络的隐蔽性,蓄意制造假新闻;加之部分 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追求事件的真相成为更 媒体审核缺失、疏于监督,导致“假报频传”。如 进一步的渴望。 今,假新闻恶作剧事件频繁出现。或是以此进行人身 二、新闻真实的新形态
攻击;或是以此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或是利用网络媒 1.多层次、多元化的新闻真实
体的便捷性、隐蔽性,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猛 在新闻报道中,真假新闻往往相互掺杂,很少 抓热点事件进行放大,蓄意制造假新闻以对社会民生 存在非白即黑的评判,通常把现阶段的新闻真实分 之安定造成干扰。以下就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 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具体事实的真实、事实 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与论述。 概要的真实、具体事实和总体事实相符。要实现新
一、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闻的真实性就要确保新闻事实的真实性,而在构成 在我国,陆定一最早提出新闻真实性原则,他 新闻真实性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格、环 认为真实性是无产阶级新闻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大 境、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要素的描写都要真实客 打折扣,新闻就失去了生命,所以他要求新闻一定 观,在技术要素渗入新闻及社会领域之后,这些影 要真实,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依据事 响新闻真实性的要素都起着不确定的影响作用。
实来进行新闻写作,同时要求把真实性同立场及党 2.多次传播后的新闻真实
性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的新闻真实性有自身的鲜明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经常使用转发
特色。 或者转载的方式,一是为了扩大某一新闻事件的影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有不同 响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因为不了解情况, 的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新闻真实性有着非 亦或是为了追求时效性而忽视对新闻来源及真实性 常清楚的表述和规定。他们认为新闻真实具有无可比 的甄别,在相对权威的引导下,容易在一定范围内 拟的神圣地位,把提供恰当、准确的新闻作为对记者 造成新闻失实的负面效果。
的基本职业要求,更提升到态度层次,作为一种基本 3.不同个体不同接受程度的新闻真实
但宝贵的品德看待。首先体现为新闻伦理中的诚实, 新闻真实是由两方面的作用决定的,一方面是 显而易见,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由人来进行操作的,新 新闻传播主体生产真实的新闻,另一方面是受众的理解程度。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基本上实现了即时传 有,给社会稳定和个人权益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当 播,并表现出很强的互动性,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新闻 前网络环境中,新闻存在两方面的主要来源,一是新 的传播,但这种传播经常是建立在自己对该新闻理解 媒体平台,另一个就是普通网民。其中,对于新媒体 的基础之上,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可能会有意或 新闻平台的监管正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匿名性的特 无意的造成新闻的偏差或失实。 征,对普通网民的监管难度很大,且难以定性,这就
4.不同新闻模式下的新闻真实 间接导致了虚假新闻的蔓延滋长。 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四、构建新闻真实性保护机制
新闻工作者习惯于把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新 1.从宏观上来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 闻的最新信息尽早的发布出去,而忽视了对事实的 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依法管理,严格推行 调研和核实,致使“断言式新闻”“肯定式新闻” 新媒体新闻从业者准入机制,进行不定期考核,提 和“聚合式新闻”等新闻模式出现,对新闻真实产 高从业者新闻素养,加强监管并对制造虚假新闻的
生了消极的影响。 记者严惩不贷,另一方面,也要逐步推行网络实名
三、新媒体失实及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 制,提高对虚假新闻和造谣者的惩治,从源头上提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来源很分散,但是集 高新闻的真实性。
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体及其自办的新闻 2.从中观上来说,应该健全媒体审查监管制 网站发布的新闻;二是商业性质的新闻网站发布的 度。各类新媒体平台是防止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扩 新闻;三是网民个人发布的信息,这些信息明显有 散的第一道屏障,需要加强对从业者新闻素养的培 着不同的可信任度。但是正因为新闻来源的多元化 训,并加强管理,强化新闻人公平公正、客观务实 和复杂化,新闻规模的巨量化,使对信息的甄别难 和认真负责的观念。同时,要严格遵守已经确立的 度不断加大,进而使人们对获取的信息的信任度降 新闻审查制度,并把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低。总得来说,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的产生有如下 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纠错机制。
几个原因: 3.从微观上来说:从业者和参与者共同提升新
1.片面追求时效性,不注重新闻的核实 媒体素质。要提升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新闻媒体都倾向于争取对某一事件的优先报 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宣传提升广大网民 道,而过于追求时效性,忽视了对新闻的基本核 的基本素养,要让大家认识到自己不仅有获取信息 查,所报道的信息可能只是新闻事件的局部和片 和发布信息的权利,还有对自己言论负责的义务。
面,也可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事实依据,这样的 五、结论
信息一经发出,在先入为主思维的影响下,很有可 新闻的真实性是决定受众对新闻媒体信任度的 能会对读者起到严重的误导作用,且很难改变。特 重要因素之一,其直接关乎于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 别是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言论途径,大众在接触信息 力。自从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闻也因此被赋予 时,可以加以随意的主观理解,进一步的掺杂不真 了更多的社会导向、协调和监督功能,社会对其真
实的信息,混淆视听,更不利于新闻的真实传播。 实性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这个虚拟空
2.过度重视点击量,倾向于猎奇造假 间与现实空间并驾齐驱的时代里,电脑、手机、 新媒体环境中,点击量是衡量一个新闻网站影 IPAD等电子终端设备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 响力的重要标准,达到预期目标,新闻采编人员会偏 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因此,通过媒体接收资讯的真 重于用夸张的标题、新奇的内容和大篇幅的图片吸引 假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与生活。尤其当人们 读者的眼球,正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黄色新 收到某一部分虚假信息时,确实对部分人群和社会 闻”大行其道,走上了夸张和猎奇道路,这种倾向不 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是一定的危害。所以,确保 可避免的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在现行新闻管理体制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下,新闻媒体逐步和市场接轨,为了获取资源,实现 自身的发展,新闻媒体也受到了资本的影响,进而出 现了谄媚的歌颂型新闻、为金主推销的软广告新闻 等,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3.新闻自由造就了混乱的新闻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普通网民有了更真切的媒介接 触权,自媒体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体现,在缺乏有效约 束的环境下,有些人为了种种目的利用新闻自由的便 利,散发谣言,制造虚假新闻,混淆视听,无中生
参考文献:
[1] 沈正赋.信息耗散模式与新闻真实性——兼论香农—韦 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2,40(02):201-207.
[2] 海冰.《冰点》栏目人物新闻真实性研究[D].华中科技
大学,2006.
[3] 陈艳辉.对“新闻真实性”概念的梳理[J].新闻前
哨,2010(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