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2017年8月08日 08:50 作者:lunwwcom【摘 要】社会责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主动承担起的义务。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将道德的知情意行相统一,勇敢的、坚定的承担起社会的重任。 因此,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本文重要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进入 21 世纪以来,大学生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式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淡化现象。 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社会责任感要潜移默化的一点点的转化到大学生的脑海中,从认知到认同,最终化为坚强的意志并落实到现实的行为中,从而培养出更多敢于担当的有为青年。 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用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勇敢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机智、才能、力量运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报效伟大的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2.从教育教学入手,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
3.加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培养勇敢的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接受熏陶教育的较好的平台,学校的文化建设, 规章制度要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统一,在潜意识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 在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
5.老师要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们知道,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响之大。通过教师的身影,将责任感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大学生,从而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未来相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7.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搭建平台,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就是要将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履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责任。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德育论文,深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磨砺意志,最终真正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大学生有了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就能理智地处理个人与团队和国家的利益关系,就能自觉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 从而,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为社会贡献中赢得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有了正确的责任感,就能妥善处理利他与利已的关系,作到“已所不欲,勿施予人”。就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公正办事,从而作到团结友善责善他人,互相帮助,协作共事。有责任感的劳动者,是一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这样的劳动者,必定是受社会欢迎和人民信赖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实现。 对此,首先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上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不仅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
刘梅(199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与当代社会发展。崔婷(1992-),女,山西左权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1:4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杜.1972:87.
[3]由建武,用伯伟,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1.(12).
[4]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理论问题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