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相互关系,它的目的在于促进世界人民的协同发展、互利合作。要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认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会带来一个和平、安全、繁荣的新世界,创造出全新的国际关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文/何月红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及价值追求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因为无论是古代历史上的“华夏中心论”,还是近代以来的“西方中心论”,都已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都无益于人类永续发展和世界持续繁荣。
习总书记这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世界意义, 在于它辩证扬弃中华传统文明,超越西方文明,为人类和世界发展贡献一种新的中华文明,且回答了“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这一当年的梁漱溟先生和毛泽东同志之问。
因此,它是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是化解世界冲突、管控国家分歧的“定海神针”,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1.促进人类利益高度融合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场所, 所有人类都处于同一世界中,他们的命运本应紧密相连,但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战争冲突充斥着人类社会。每一个国家都要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到侵害,既包括主权完整性,又涵盖了相关的经济利益。有些国家依仗自己国力强大,对不合理利益过分追求,霸权国家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侵犯他国权益。由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缺乏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程序, 这就使得这类不合理行为受到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要想让这一问题有效解决,就需要对霸权主义以及强权主义进行根本上的抵制,由于人类利益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 这一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2.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生存是人类存在于社会最基本的权利,他们处于社会中,谋求个人的发展,享受幸福的生活。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同国家之间都处于相互合作、利益互惠的关系中,但是相互之间的竞争又客观存在。合理的竞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出现恶意竞争,就必然会导致各方利益受到损害,出现贸易摩擦以即经济制裁。这段时间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恶化全球关系。在当前社会中,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这就需要增加各国政府之间的沟通,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存在的争端问题,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全球治理, 让人类所处的共同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向前推进的必然结果, 能够让人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国家之间的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3.促进人类相互尊重
在过去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中, 遵循的原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这就使得很多弱小国家受到霸权主义国家的欺凌,国家权益得不到保障。这就使得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在全球范围内,战争频频发生,人民的安稳生活无法继续。因此要想让世界和平成为现实,就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平等地位,这里的平等,既包括享有权利的平等,又包括履行义务的平等。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弱化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平等体系的构建。
国家之间要给予对方足够尊重,不损害其主权完整性,保证各方核心利益不受侵害,保证各个国家独立内政,出现分歧采取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一)促进国际社会达成共识
中国是最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 这就需要中国率先进行实践。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上只有中国努力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完成,就需要各个国家积极参与其中,将国际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各国的参与就需要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足够的认识,既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义,又包括该理论的可行性。换言之,只有各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作用, 才能够从行动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行支持。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够惠及全球;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够让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紧密关联,实现各方共同发展,改善当前恶劣的生态环境;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够让社会中不再存在贫富差距, 进而消除如今的利益冲突,创造出和平的世界,促进各国的交流合作。当各国都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才能够让其构建成功。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者,方向是出路的决定者。我国党政机关需要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决心, 找准构建方向。此外, 中国政府还应当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增加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将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力量集合在一起,开展多方对话,对该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政府要实事求是的阐述观点,并积极听取多方意见,增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意者数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中国要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大力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义,在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讲求以理服人,用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宣传,增加大家的接受程度,不能在宣传中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对于学术界而言,要深入的、广泛的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中要将研究重点放在路径、方法、步骤等问题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此外,国内广大研究人员、学者应当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通过交流加深各国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并从行动上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增强各国的战略互信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相互关系的一种,它 将国际社会中的不同力量进行相互连接, 产生促进各个国家共同发展的合力。需要各国之相互信任,缺乏信任的合作无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 各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互信是影响构建的最大阻碍。中国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在国际中所具有的影响不断提升。因此,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对此心存疑虑,极力遏制我国的发展。而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或存在领土争端问题,一直对中国存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这就使得这些国家,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存在猜疑。要想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就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国家所存在的疑虑,加强他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认识。
(三)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新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全球各国都达成统一共识,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各国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发展道路。首先,基于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基础,提供必要的构建条件。实现合作共赢关系的达成,就需要各个国家严格遵守联合国的宪章,对本国行为进行严格要求,抛弃如今世界发展中弱肉强食的原则,消除强权政治的存在;其次,对国际合作机制进行创新。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若干国际合作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组织、世贸组织等。它们的合作机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际间的合作。有些国际金融组织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对平等原则加以体现,发达国家在组织中拥有较多席位, 而发展中国家仅占有少数席位,这就使得组织的决策权掌握在发达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所以, 要想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对现有的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优化,展新的工作思路,创新合作机制, 实现国际经济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发挥现有国际关系准则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基础做起, 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没有捷径可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当前国际环境出发,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关系准则, 让其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将地区命运共同体作为基础,再逐渐向外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首先要构建起亚洲命运共同体, 将其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并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全面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人民日报,2017-01-20.9[2]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J].人民日报,2015-09-29.
(课题信息:2018 年度益阳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重点课题: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立项编号:
2018YS147。作者简介:何月红,硕士,沅江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