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分析与发展研究
2015年11月13日 16:58 作者:□郭伟 中国联通晋中市分公司□郭伟 中国联通晋中市分公司
【摘要】 笔者将简介目前的有线传输技术,着重解析了各种有线传输技术的数据特征以及技术特征;通过对有线传输技术特征进行梳理,明确其发展方向;结合当代先进的传输技术理论,明确传输质量、信息量以及传输速度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 有线 传输技术 特征 分析 发展
在科技行业中,传输技术的革命与发展备受关注。特别是伴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快捷、方便的传输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特点。典型通信信息平台是语音平台,也存在少部分的低速数据,因而经典传输技术较为简易,有着稳定性欠佳、传输距离过短以及传输效果不佳等弱点。
一、有线传输技术的特征解析
有线传输,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光电信号通过缆线传输平台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传输方式。通常有线传输体系包含信息终端、频道终端、信号处理与有线信道四类。
1.1 架空明线线路传输
架空明线传输是在电杆上设置一根或多根导线,一对导线就组成了一个信道。这类信道的频带低端通常在300 赫兹上下,高端依照直径大小、距离长短而不尽相同,通常在1MHz 上下。这类信道能够传输单路电话抑或多路载波,也能够用以传输数据、电报抑或传真等等。因为传输效果差, 传输距离短,架空明线传输目前已不常见。
1.2 平衡电缆传输
平衡电缆也被称为绞和电缆,能够分成低频平衡电缆与高频平衡电缆两种。低频平衡电缆例如市话电缆,其频带比较窄,通常情况下一个频道仅能通一部电话;高频平衡电缆好比是双绞线,而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两类,屏蔽双绞线因为过于粗笨以及造价太高,已经极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分为两个层级,3 类双绞线的速率高达10Mb/s, 5 类双绞线可高达100Mb/s。伴随各种导体的出现,平衡电缆传输技术有着挖掘潜力。
1.3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依照ITU-T 的建议定义,是相异速度的若干位信号的传输提供对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含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有关的同步方法构成的一个技术系统。
光端机容量偏大,通常是16E1 到4032E1。SDH 是一类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合、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控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研发的同步光网络(SONE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现ITU-T)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整合了SONET 概念并重命名为SDH,使其转换成不但能够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系统。
它能够达成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督、动态网络维护、相异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幅度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节省运维成本、使网络运转高效、省时,因此是当下全球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层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焦点。
二、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讨论
伴随传导技术、数字分接技术、HTTP 和路由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光纤通信技术的突然崛起,让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网络中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
从技术方面来讲,有线传输技术具备不可或缺的优点, 伴随软件开发体系、通信网络HTTP 协议等的逐渐健全、传输原料持续改善等情况,有线传输技术已经开始向高质量、高速率的目标靠近。
近些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对信号传输的要求越加苛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中, 全球各个国度的距离正不断拉近。与此同时,有线传输技术在远距离传输中将遭遇质疑。而目前的跨区域电缆、跨洋电缆等的使用也极为普遍,尽管光纤有线传输的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在光纤放大器生产并投入利用后,有线传输技术突破了距离的瓶颈,其在以后的通信网络中将大放异彩。
此外,伴随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线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协同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它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信号传输需求,还能够保证有线传输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有线传输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够带来新的技术革命,而尽管无线传输技术相较于有线传输技术有诸多优点,然而在传输信号的信噪比的比对上,无线传输技术还未能完全取代有线传输技术;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显著的安全性等特征将逐渐凸显。
三、结束语
伴随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有线传输技术以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与信息安全性,被普及运用于多类行业。全球各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联系将更为密切,而对于语言通信、机对机以及人机间的联络,有线传输技术的作用展露无遗。并且,这个层面的应用需求也正在急遽增多,比以往更为普遍。无线传输技术要待完全成熟后才能取代有线传输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魏振文.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实施策略研究[J]. 科技传播,2014,(11):225-225,222.
[2] 张春光. 基于有线传输光缆的日常维护和技术维护分析与研究[J]. 赤子,2014,(5):306-306.
[3] 刘沛然. 远程无线传输技术在油田集输质量管理上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2):52.
[4] 黄海. 光纤传输技术在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发展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