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人行道自上而下路面结构为:6cm透水砖+2cm细砂+10cmC25透水混凝土+15cm级配碎石。采用全陶瓷颗粒透水砖,陶瓷透水砖是指利用陶瓷原料经筛分选料,组织合理颗粒级配,添加结合剂后,经成型、烘干、高温烧结而形成的优质透水建材。
良好的透水性。采用合理的颗粒级配,陶瓷透水砖的孔隙率在20-30%,自然降水能够迅速透过地表,适时补充地下水资源,即蓄水又减轻城市内涝现象;同时极佳的透水性,能够调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效应,维持地表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较强的降噪能力。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
良好的生态环保性能。可采用陶瓷废料、下水道污泥颗粒、废耐材、过火矸等工业废料生产,而且可重复利用。破碎后可再次烧制成砖;产品寿命长,抗风化,可无限次重复循环使用。
良好的防滑性能。表面颗粒较粗,雨水渗透快,不积水,雪后不形成冰层,不打滑,方便市民安全出行。
3)优化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技术
避免植物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优化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例如:合理设置绿地下沉深度和溢流口、局部换土或改良增强土壤渗透性能、选择适宜乡土植物和耐淹植物等。为了提高对雨水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需要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珠海金湾区西部中心城区于2018年已完成约3km道路建设,经历了珠海的雨季,生物滞留带及透水路面铺装起到了“渗、滞、蓄、净、用、排”的作用,使雨水能够顺利地通过多种渠道下渗、贮存、利用、排放,减小暴雨对城市的伤害,达到了城市道路海绵化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地块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需要进行创新、总结和积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绿色的理念,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人们将会越来越关注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与发展,将该理念逐步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去,科学、合理地建设城市道路,促进城市建设朝着生态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珠府函[2015]419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试行).珠海市市政林业局.2016年1月.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16年8月.
作者介绍:李慧(1986- ),女,山西晋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交通设计。